開放式可編程控制器的設計
目前,國內用戶選用的可編程控制器(PLC)仍以國外產品為主,造成這種局面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歐、美、日等發達工業國家掌握了高端PLC的核心技術,其硬軟件技術對應用者來說完全是封閉的,使用者只能從應用的角度學習PLC,而不能參與PLC的開發[1-2]。近年來,IEC61131-3國際標準的頒布和實施為各PLC生產廠家提供了統一的軟件開發準則,開放的高性能單片機技術的發展,為硬件開發提供了有效的物質基礎[3]。在這樣的背景下,研制開放的PLC系統無論對于科學研究還是促進PLC行業的發展都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PLC是一種專用于工業控制的計算機,其硬件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存儲器、輸入/輸出接口等組成[4],其硬件結構如圖1所示。
1 開放式可編程控制器
開放式PLC硬件結構采用CPU+外圍模塊+接口構成,各個接口都按標準設計,大大提高了PLC的開放性,使其能方便地與大系統連接。編程語言遵循國際標準IEC61131-3,并將基于PC的編程軟件作為PLC首選編程工具。系統硬件部分采用高性能51內核處理器STC89C51,其為模塊化設計,采用濾波、隔離電路,以降低成本。主要電路有:微控制器STC89C51RC、開關量輸入電路、繼電器輸出電路、晶體管輸出電路、RS232通信接口電路、電源電路、時鐘復位電路和USB通信接口電路等,PLC硬件系統框圖如圖2所示,軟件采用Borland公司集成開發軟件C++ Builder,通過集成平臺對51內核處理器指令集進行解釋、編譯,使梯形圖語言轉換為能被51內核處理器識別的代碼。
USB通信部分選擇Philips公司的PDIUSBD12[5]芯片作為系統的USB接口器件,片內集成了高性能USB接口電路、SIE、FIFO存儲器、收發器以及電壓調整器等,可與任何外部控制器或微處理器實現高速并行通信,其速率為2 Mb/s,完全能夠滿足設計所要求的數據傳輸速度。USB通信接口模塊電路如圖4所示。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