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簡論無線傳感網絡時間同步的問題

        簡論無線傳感網絡時間同步的問題

        作者: 時間:2011-08-04 來源:網絡 收藏

          1.2.5 協作技術

          以上機制,無論怎樣改進都是基于單跳基制,最近有人提出了協作同步技術,不再單純地從單跳同步機制上進行改進,而是通過信號疊加原理,使同步基準節點能夠把同步消息直接發送到遠方待同步的節點,使遠方節點直接與基準節點同步,消除了同步誤差單跳累加的結果。Hu A等人針對節點密度較高的提出了一種協作同步算法,基本思想是參考節點根據同步周期發出m個同步脈沖,其一跳鄰居節點收到這個消息后保存起來,并根據最近的m個脈沖的發送時刻計算出參考節點的第m+1個同步消息發出的,并在計算出來的時刻同步與參考節點同時發送第m+1個同步消息。由于信號疊加,因此同步脈沖可以發送到更遠的節點,當然前提是中節點密度較高的情況。A.Krohn等人提出了在物理層
        物理層

          物理層是TCP/IP 模型的第一層,它雖然處于最底層,卻是整個通信系統的基礎, 正如高速公路和街道是汽車通行的基礎一樣。理層為設備之間的數據通信提供傳輸媒體及 互連設備,為數據傳輸提供可靠的環境。

        上面實現協作同步,只需要本地消息,避免了額外的消息同步交換開銷。因此節點密度越高同步誤差也會越小。

          2 同步算法誤差分析與比較

          根據節點消息傳輸過程可以得到式(1)與式(2):


          在式(1)、(2)中,t1、t2是由標準時鐘所確定的,表示UTC。T1、T2分別是t1、t2所對應的本地節點所測出的本地時間。SA代表節點A的報文發送時間,AA是發送報文的訪問時間,TA→B是A節點按比特傳輸報文與B節點按比特接收報文所需要的時間,PA→B是節點A傳播到節點B的時間。RB是節點B的報文接收處理過程時間。TNA是傳輸NA個比特的總時間。terror指傳輸比特的誤差,Rerror打時標過程存在的誤差。DA→Bt1代表節點A與節點B在t1時刻的時偏。

          對于TPSN算法,因為在MAC采用了加時間戳方法,因此消除了發送時間與訪問時間對誤差的影響。因此對TPSN算法式(1)、(2)就可以簡寫為式(3)、(4):


          式中DA→Bt1=DA→Bt4+RDA→Bt1→t4。

          同理可以得到T4,如下所示:


          由以上各式可以得到時偏: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洪泽县| 灵武市| 黄大仙区| 峡江县| 略阳县| 贵南县| 平谷区| 若尔盖县| 沙洋县| 正镶白旗| 彭水| 塘沽区| 巧家县| 湖口县| 泗阳县| 石林| 东莞市| 绍兴县| 美姑县| 萍乡市| 中超| 桐庐县| 鄄城县| 江安县| 金塔县| 芮城县| 突泉县| 穆棱市| 天峨县| 昌宁县| 惠水县| 黄大仙区| 米泉市| 榆林市| 合水县| 茶陵县| 都昌县| 共和县| 鄢陵县| 五大连池市| 昔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