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oteus和Keil μVision 3 LED顯示控制系統設計
硬件模塊主要完成的功能有:顯示屏的驅動,是通過與上位機間的串口通信接收文件信息并保存,通過行列驅動器控制完成LED的驅動。串行顯示鍵盤,為實現鍵盤輸入與顯示屏輸出實現同步,進行串口輸出模式切換,完成對LED的驅動,但由于系統中并行口的I/O資源不夠,而串行口又沒有其他作用,通過用數據鎖存模塊74LS164來擴展并行I/O口,節約單片機資源。將AT89C51串行通信口輸出的串行數據譯碼在其并口線上輸出,將顯示的數據直接送串口發送緩沖器,等待串行中斷即可。
2.2.1 LED顯示模塊
顯示部分采用動態掃描方式,實現漢字、圖像、數字字符等數據信息的控制以及顯示等功能。采用行掃描方式,當選通第1行LED點陣時,對應列數據,由于74HC595器件的特殊性,通過將每個器件的串行數據輸入引腳14與下一個器件的串行數據輸出引腳9級聯,可以把需要顯示的數據信息依次存入74HC595器件內,通過其鎖存器功能將數據鎖存,待40列數據都存入74HC595器件內時,把輸出有效引腳13置為低電平,則40列數據一起輸出,達到一行顯示的效果。依次類推,實現整個顯示屏的顯示功能。
2.2.2 串行顯示鍵盤
該模塊用于與人機交互和顯示,行列式鍵盤即矩陣式鍵盤,由行和列組成,在每個行列的交叉點上放置一個按鍵。包括8只控制LED的位驅動晶體管,控制數碼顯示的數據由控制燈亮滅信號和控制位顯示的控制信號兩部分組成。
2.2.3 串口通信
串口接口通過RS 232實現上位機與單片機傳輸信息。當模塊進入串行傳輸方式,上位機通過同步時鐘線SCLK和串行數據線完成數據的傳輸。在AT89C51片選引腳CS為高電平時,主機時鐘線上的時鐘信號才能被液晶顯示模塊接受,當引腳CS為低電平時,顯示模塊內部寄存器將被復位,即終止數據傳輸。
2.3 軟件設計
整個系統軟件設計語言采用C語言,進行中斷控制,其中代碼開發編寫測試則通過Keil μVision 3軟件與Proteus軟件之間完成。
軟件實現代碼流程如圖3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60298.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