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控制系統設計要點
二、輸出回路的設計
1、各種輸出方式的比較
(1)繼電器輸出:優點是不同公共點可帶不同的交、直流負載,且電壓也可不同,帶負載電流可達2A/點;但繼電器輸出方式不適用于高頻動作的負載,這是由繼電器的壽命決定的。其壽命隨帶負載電流的而減少,在幾十萬次至Jl百萬次,有的公司產品可達1000萬次,響應時間為10ms。
(2)晶閘管輸出:帶負載能力為0.2A/點,只能帶交流負載,可適應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為1ms。
(3)晶體管輸出:最大優點是適應于高頻動作,響應時間短,為0.2ms左右,但它只能帶 DC 5—30V的負載,最大輸出負載電流為0.5A/點,但每4點不得大于0.8A。
當你的系統輸出頻率為每分鐘6次以下時,應首選繼電器輸出,因其電路設計簡單,抗干擾和帶負載能力強。當頻率為10次/min以下時,既可采用繼電器輸出方式;也可采用PLC輸出驅動達林頓三極管(5—10A),再驅動負載,可大大減小。
2、抗干擾與外部互鎖當 PLC輸出帶感性負載,負載斷電時會對PLC的輸出造成浪涌電流的沖擊,為此,對直流感性負載應在其旁邊并接續流二極管,對交流感性負載應并接浪涌吸收電路,可有效保護PLC。當兩個物理量的輸出在PLC內部已進行軟件互鎖后,在PLC的外部也應進行互鎖,以加強系統的可靠性。
3、“GOM“點的選擇不同的 PLC產品,其“COM”點的數量是不一樣的,有的一個“COM”點帶8個輸出點,有的帶4個輸出點,也有帶2個或1個輸出點的。當負載的種類多,且電流大時,采用一個“COM”點帶1—2個輸出點的 PLC產品;當負載數量多而種類少時,采用一個“COM”點帶4—8個輸出點的PLC產品。這樣會對電路設計帶來方便,每個“COM”點處加一熔絲,1—2個輸出時加2A的熔絲,4—8點輸出的加5—10A的熔絲,因 PLC內部沒有熔絲。
4、PLC外部驅動電路對于 PLC輸出不能直接帶動負載的下,在外部采用驅動電路:可以用三極管驅,也可以用固態繼電器或晶閘管電路驅動,應采用保護電路和浪涌吸收電路,且每路有顯示二極管(LED)指示。印制板應做成插拔式,易于維修。
PLC的輸入輸出布線也有的要求,請看各公司的使用說明書。
三、擴展模塊的選用
對于小的系統,如80點以內的系統.不擴展;當系統較大時,就要擴展。不同公司的產品,對系統總點數及擴展模塊的數量都有限制,當擴展仍不能滿足要求時,可采用網絡結構;,有些廠家產品的個別指令不支持擴展模塊,,在進行軟件編制時要注意。當采用溫度等模擬模塊時,各廠家也有規定,請看相關的技術手冊。
各公司的擴展模塊種類,如單輸入模塊、單輸出模塊、輸入輸出模塊、溫度模塊、高速輸入模塊等。 PLC的這種模塊化設計為用戶的產品開發提供了方便。
四、PLC的網絡設計
當用PLC進行網絡設計時,其難度比PLC單機控制大得多。首先你應選用自己較熟悉的機型,對其基本指令和功能指令有較深入的了解,并且指令的執行速度和用戶程序存儲容量也應仔細了解。否則,不能適應你的實時要求,造成系統崩潰。,對通信接口、通信協議、數據傳送速度等也要考慮。
最后,還要向 PLC的商家尋求網絡設計和軟件技術支持及詳細的技術資料,至于選用幾層工作站,依你的系統大小而定。
五、軟件編制
在編制軟件前,應首先熟悉所選用的 PLC產品的軟件說明書,待熟練后再編程。若用圖形編程器或軟件包編程,則可直接編程,若用手持編程器編程,應先畫出梯形圖,然后編程,這樣可少出錯,速度也快。編程結束后先空調程序,待各個動作正常后,再在設備上調試。
電容式接近開關相關文章:電容式接近開關原理 光電開關相關文章:光電開關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