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芻探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分析

        芻探財務會計報告的會計分析

        ——
        作者: 時間:2006-08-28 來源: 收藏
         
           分析可分為會計分析和財務分析。在理論研究和實際工作中,人們往往注重財務分析而忽視會計分析,或者將兩者混為一談,這不利于會計分析的發展。本文從會計分析和財務分析的區別人手,探討會計分析的基本內容和運用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旨在促進這方面的理論研究和實際應用。

          一、會計分析與財務分析的區別及聯系

          財務分析可定義為:“以財務報告為資料,分析企業所計算出來的經營數據,進而判斷企業經營內容的管理活動”。而通過會計分析,人們可以評價一個企業的會計對企業經營狀況的反映程度,知道會計數字的扭曲程度并通過會計手段來“糾正”扭曲;通過確認會計靈活性,評價會計政策和會計核算合適與否。

          顯然財務分析與會計分析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具體表現在:①分析的側重點不同。財務分析側重于企業經營風險和收益性;會計分析側重于會計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會計信息的相關性。②分析的主體不同。從分析工作的實踐來看,財務分析的主體是雙重的,除了企業自身,還包括與企業存在利害關系的一切外部主體;會計分析的主體多數情況下是單一的,即與企業存在利害關系的一切外部主體。③分析的方法不同。財務分析在分析影響財務狀況的總體指標的同時,還要進行內部某一層次分指標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論提出改善經營活動的措施。會計分析主要根據人為假定,分析個別會計數據及它們之間的聯系,一般情況下不會根據分析結論而對提供者提出什么具體要求。④影響分析質量的因素不同。財務分析主要受到企業外部市場環境和分析者自身素質的影響;會計分析主要受到會計準則、公允揭示的要求及分析者的職業判斷能力的影響。

          會計分析與財務分析之間也存在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這種相互影響和作用伴隨著人們對財務、會計信息的需求量不斷地增加而表現得越來越明顯。財務分析主要是對企業會計信息進行計算分析、比較、解釋和評價,而這些信息是通過反映出來的。如果財務會計報告不能清楚地揭示編制這些報告所采用的重要會計政策,財務會計報告使用者就必須依靠會計分析方法,對這些內容進行可靠的判斷。可靠的會計分析關系到財務分析的質量以及有關財務決策的正確性;反過來提高財務分析結論的可靠性的要求也對會計分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將促進會計分析質量不斷提高。

          二、會計分析的基本內容

          1.確定關鍵因素。企業的行業特點和自身的競爭策略決定了其成功的關鍵因素和主要風險,在會計分析中確定并評價企業用于測定關鍵因素、風險的政策和相關數據信息是必需進行的一個環節。比如,租賃業主要是對租賃期限終了時租賃設備的殘值進行準確的預計;銀行業成功的關鍵因素是利息和信貸風險管理;在零售業中,庫存管理是成功的關鍵因素。在每種情況下,分析人員必須確定企業用于控制經營理念的會計測量方法、實施測量方法的政策以及其中包括哪些主要數據信息。

          2.評價會計政策和會計彈性。會計政策和會計處理方法的選擇具體體現在許多方面,如果管理人員在選擇決定企業成功的關鍵會計政策和運用這些政策時沒有靈活性,那么會計數據對了解企業的經常情況就可能沒有資料價值。相反,如果管理人員在選擇和運用這些會計政策時有充分的靈活性,會計數據則有情報價值。比如,估計和分攤問題是需要選擇會計政策的,會計期間的劃分對會計核算有著重要的影響和作用。由于有了會計分期,才產生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也正是由于有了本期與非本期的區別,才使得會計人員在企業經營環境存在極大不確定性的情況下,基于配比原則的考慮,除了需對存貨計價、所得稅計繳以及其他相關的收支進行估計外,還需在一個會計年度開始前,對某些于年度期間內確認列支的費用(如廣告費、修理費等)確定分攤基礎。為使各期的分攤結果與收入合理配比且能真實地反映費用的本質,分攤基礎的選擇便顯得相當重要。如果估計和判斷不正確,或者是摻雜了個人偏見,主觀性太強,都會使財務會計報告的質量大打折扣,甚至于對信息使用者來說毫無價值可言。

          3.評價會計信息的披露程度。按理說只要存在會計信息的供給和需求雙方,會計信息就能得到充分供給,但有以下三個因素導致市場失靈:①由于會計信息的公共產品性質使它具有外部性,信息供給者不能讓所有信息使用者付費,故而企業將減少信息生產,因為生產成本不能全部得到補償。②鑒于投資者的“非理性”和不能充分掌握分析資料,促使那些經濟效益差的企業可能多報不確實的信息,反過來又迫使經濟效益好的企業為了爭取顧客而追加信息成本。③會計信息存在不均等或不對稱性。雖然相關會計規范對披露的最低限度提出了要求,管理人員仍擁有很大的選擇余地,所以,披露質量是體現企業會計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

          在評價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時,應當分析下列問題:企業的披露是否足以評價其經營戰略和效益;報表附注是否足以闡明其會計政策和假設及其邏輯關系;是否已充分說明了企業的經營狀況;如果會計管理限制了企業合理評價其成功因素,企業是否提供了額外的披露,以利于使用者了解這些因素;如果企業實行多元化經營,各部分業務的披露是否充分;企業如何應付不利局面,對不佳業績有無充分披露。

          4.糾正會計扭曲。會計質量分析的常用方法是尋找會計質量有問題的信號,分析人員應當對特定項目進行仔細檢查或更多地搜集這方面的資料。一些常見的信號有:未加解釋的會計政策變更,尤其是當企業業績不佳時;發生未加解釋的提高利潤的業務;與銷售增長相比的應收賬款及存貨非正常增長;企業營業利潤和營業現金流量之間,或報表利潤和應稅利潤之間的差距擴大;運用融資機制的傾向和金融工具的使用;未預計的大量資產注銷;理由不充分的審計意見或獨立審計人員的變動。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信號可能有多種解釋,有的是基于經營原因,不一定表明企業會計存在問題。所以,我們應當將信號分析作為進一步研究的起點,而不是終點。如果會計分析表明企業呈報的數據具有誤導性,分析人員應予以糾正,以盡可能地減少信息失真。

          三、會計分析時應注意的問題

          1.對企業會計政策的評價。從分析者的角度,謹慎的會計政策不等于“好”的會計政策,非常的會計政策不一定有問題,會計政策的變動不一定都源于管理當局對利潤的調整。不管企業管理人員在測定其成功關鍵因素和風險時的靈活程度如何,他們在會計政策方面還是有一定靈活性的。每一種備選會計方法都有其合理之處,只要企業將所采用的會計方法予以充分披露,就可以據此解釋和消除橫向和縱向比較時的不可比因素。

          2.對管理人員運用會計靈活性的分析。此時應注意下列一些策略方面的問題:企業的會計政策是否與行業的通用作法一致;如果不一致,是否由于該企業的競爭戰略具有彈性;企業有無改變會計政策和假設,理由是什么、引起什么結果;企業過去的會計政策和假設是否符合事實;企業有無為了實現某些會計目標而進行重大的交易(特別是關聯交易)。在檢查管理人員如何運用會計靈活性時,要特別注意管理當局是否有濫用會計彈性的傾向。

          3.會計環境因素的限制。會計準則規定了會計確認、計量、加工整理以及對外提供會計信息的基本規范要求,但是,受準則的廣泛適用性和準則本身某些既定原則的影響,也會造成會計信息不實。比如,應用謹慎性原則,有可能使資產計價低于真實成本,負債估計高于實際金額,未確認的收入在將來實現,考慮到的損失在將來不發生。這些是會計分析時應當充分考慮到的一點。

          4.會計人員自身因素的限制。有很多會計業務處理都依賴于會計的職業經驗、知識水平和實際駕馭能力,不同閱歷、知識背景的會計人員所作判斷往往是不同的,由此必然產生實務操作的不確定性。 

         


        關鍵詞: 財務會計報告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即墨市| 宜丰县| 修文县| 芦溪县| 罗源县| 吉林省| 增城市| 东至县| 屯门区| 肇东市| 虞城县| 固原市| 从化市| 万宁市| 皮山县| 柏乡县| 古田县| 灵川县| 五华县| 织金县| 花莲市| 南华县| 易门县| 太白县| 临西县| 崇信县| 施甸县| 恩平市| 冀州市| 绥江县| 青田县| 玛沁县| 宁德市| 平谷区| 金门县| 塔城市| 赤峰市| 麻城市| 水富县| 道真| 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