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RFID技術的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構建淺析

        基于RFID技術的軍用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構建淺析

        作者: 時間:2009-04-02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言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射頻,是一種利用射頻通信實現的非接觸式自動識別。(以下統稱)。是當今先進的自動識別。該技術始于二戰后,卻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目前,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正被廣泛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8128.htm

          RFID通常由標簽(TAG)、讀寫器(Reader)、天線、中間件等幾部分組成。由于其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信息,不受空間限制,其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對高速移動的遠距離目標進行非接觸式識別,這點是條碼等任何其他自動識別技術所不具備的。正是由于這一特性(如圖1所示),RFID可以解決很多數據采集的瓶頸問題,因此在軍事物流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
          
          1 
          
          全TAV(Total Asset Visibility)就是通過運用各種信息技術與手段,實現從生產到最終提供給用戶的整個過程中的化。其主要包括:在儲可視化、在運可視化、在處理(生產)可視化。目前,就美軍而言其后勤系統將自動識別技術、全球運輸網絡、聯合資源信息庫和決策支撐系統等綜合在一起,依托其全球可視系統實現了在儲資產、周轉資產和在運資產的可視化,并向各級指揮員、管理部門、武器系統管理部門及相關用戶提供全部資產信息,包括其所在位置、類別、數量、狀況、特點等,從而使得相關部門可以全程跟蹤人員、裝備和物資等,并指揮和控制其接受、分發和使用,也就是通過這種技術系統,美軍隨時掌握和配發所有彈藥物資,使物資的供應和管理具有較高的透明度,使得后勤無后顧之憂,大大提高了保障的時效性。正是這種可視化的系統,建造了一條戰略、戰役、戰術各個層次的軍事行動的后勤供應可視性信息鏈。
          
          全資產可視系統,其主要依托于、定位技術、通信技術等,可以說,這三大技術是其的基石。全資產可視系統中,主要是通過粘貼在物資表面或內嵌于集裝箱或運輸載體上的各種主動或被動標簽,以實現物資在特定環境下的實時可視。這主要包括,生產過程中的物資監控、運輸過程的物資監控、儲藏過程中的物資監控以及在處理過程中的物資監控等。構建我軍物資全資產可視系統,就是分別實現在儲可視化、在運可視化、再處理(生產)可視化,并將這些子系統通過信息網絡加以鏈接,實現實時的信息交互和共享。這一系統的構建可極大地提高物資的可控制性,增強后勤保障能力,進而節約成本。

          1.1 在儲可視化的構建

          軍事倉儲是軍事物流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RFID在軍事倉儲中的應用可以改變我軍當前傳統的倉儲方式,極大的提高我軍倉儲的效能。

          目前,我軍相當一部分倉庫還是使用傳統的條碼進行儲備物資的在庫管理及出、入庫管理,其結果是效率相對較低。將應用于我軍倉庫貨物管理,可以有效地解決倉庫與貨物流動有關的信息管理。它不但可以增加一天內處理貨物的件數,而且還可以監控這些物資的信息。其主要構架是:將RFID讀取設備安置在倉庫相應的各個部位及貨物所通過的倉庫門徑處,或是將適量的讀取設備安裝于進行搬運作業的叉車及其它搬運機械上而適當減少安裝于庫房內的讀取設備數量;同時在每個貨物或托盤等載體上粘貼電子標簽,并將所有電子標簽所標示物品的信息存儲在倉庫的中心計算機里,使得該貨物的有關信息能在計算機里查到。當貨物被裝走運往別處時,相關的讀寫器就能識別并告知信息中心物資被放在哪個區域、哪個貨架以及哪輛搬運機械上等即時信息。這樣,信息中心可以實時地了解到已經入庫了多少貨物和發送了多少貨物或者貨物在倉庫轉移的情況,并可自動識別貨物,顯示物資的一些基本信息及其屬性。庫內中心計算機通過與軍隊指揮網絡的連接,可以實時為指揮員提供決策支持(如圖2所示)。

          1.2 在運可視化的構建
          
          離開倉庫送往需求單位的過程中如何及時掌握物資的動向是當前物資運輸過程中面臨的難點問題,特別是在未來戰爭中,敵方對我后方補給線實施重點打擊,及時了解在途物資的情況顯得更為重要。RFID技術構建在運可視化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目前,主要有兩種構建形式值得借鑒:

          一種是通過安裝在運輸車輛上的讀取設備實時了解車上所載運物資的情況,并將這些信息通過車載信息平臺,實時傳輸到指揮機構和需求單位;或者通過在運輸載體上安裝內嵌接收器、無線電接收機、發射機及天線,可實現交互通信,并可重新編程的,實時反饋物資信息。這種方式較適合于戰略與戰役層面,其優點是可隨時了解物資在運輸途中的情況,缺點是成本較高。

          另一種形式是將RFID讀取設備安裝于機動通信車上,將通信車輛部署于特定的區域或關鍵路徑上,當載有粘貼的物資或內嵌的集裝箱的車輛通過這一區域時,裝有RFID讀取設備和信息平臺的機動式車輛就可以將運輸車輛所載物資的情況及時傳輸至指揮機構和需求單位。這種方式較適合于戰役與戰術層面,其優點是成本相對較低,能基本實現物資的在運可視,其缺點是僅能階段性的反饋物資在運信息,未能達到實時反饋。以上兩種方案均可極大的增強在途物資的可控性,特別是在戰爭時期,一方面,由于部隊機動頻繁,很可能出現所運物資還未到達需求部隊,部隊已經轉移的情況;另一方面,現代新型作戰部隊像美第三機步師這樣規模的數字化部隊,其展開地域可達300×400公里(是過去的六倍),物資在部隊配置地域內的運送很可能隨時改變運送方向。因此,RFID技術構建全資產可視系統(TAV),將極大地提高軍用物資保障的可靠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港市| 东兴市| 久治县| 澄迈县| 章丘市| 巢湖市| 普安县| 利津县| 吴旗县| 茌平县| 策勒县| 右玉县| 安远县| 石城县| 郯城县| 合阳县| 镇宁| 沧州市| 徐州市| 绥化市| 微博| 武邑县| 富蕴县| 蒲江县| 上饶县| 长春市| 米泉市| 绵阳市| 虹口区| 白河县| 吉安市| 额敏县| 永州市| 富川| 禄丰县| 辛集市| 莱阳市| 梓潼县| 井陉县| 长治县| 新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