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在自由口通訊中實現多地址指針接收數據的方法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959.htm西門子S7-200PLC由于其體積小,可靠性高,通訊功能強大等特點,在工業控制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使用S7-200PLC高性價比的自由口通訊協議實現人機界面靈活方便。目前S7-200PLC接收計算機指令數據主要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使用PLC自帶的RCV指令來接收計算機數據;第二種方法采用PLC提供的“接收字符中斷”方式,將SMB2(自由口接收字符緩沖區)定義指針,使用指針接收數據。
使用“RCV指令接收數據的方法雖然簡單,但在接收大量數據的時候每次都要依次接收,大大降低了數據傳輸效率。在本實驗室的一套機電一體化控制系統中,人機界面設計要求是:界面可以向PLC寫入QB0、QB1、QB2、傳感器采樣周期、一個判斷指令、AQ0、AQ1等不同指令數據。若一次上位機寫指令僅僅是控制QB0.3的啟動,為了寫入QB0則需要將9 B的數據全部發送,由于PLC內接收數據是用“RCV”指令,必須將9 B的數據依次存儲,這樣會造成數據傳輸線路中的時間過長產生延時,降低數據傳輸的效率,甚至導致誤碼出現,顯然這種使用“RCV”接收大量數據的方法不太適合。
使用PLC提供的“接收字符中斷”方式,將SMB2(自由口接收字符緩沖區)定義指針,使用指針接收數據。此方法若僅僅定義一個指針,其效果和“RCV”指令是一樣的。但此方法由于其使用起來比較靈活,故本文設計了一種多地址指針接收數據的方法,即在計算機向PLC寫入數據時,僅寫入指針判別的代號和對應數據就可完成上位機對下位機的寫指令,不同的代號對應不同的地址,與以往使用“RCV”指令相比,有效地減少了寫指令的數據,提高了通訊效率。本文在設計PLC與上位機的串口通訊中設計了此種方案,尚未見其他同類文章使用。
2 指針判別
在PLC與計算機的自由口通訊中,為消除“RCV”或單指針接收計算機數據帶來的大數據流,本文在計算機每次向PLC發送指令時,第一個字節總是模式的代號,從第二個字節開始才是指令數據的內容。在PLC接收數據時,第一個數據進入“自由口接收字符緩沖區”SMB2時,PLC通過“選擇指針”最先接收的是指針判別的代號,通過接收代號的數值比較來判斷該指令數據對應的是哪種數據,判斷完成后定義一個地址指針接收并存儲這種數據的內容。不同的指針判別代號對應不同的地址指針,因此計算機每次寫入PLC指令時發送的指令數據都是由兩部分構成:第一部分為指針判別代號,第二部分為指令數據的內容。指針判別過程是PLC內接收到判別代號后進行數值比較。指針判別的意義就是通過一個總指針接收模式代號,用不同模式代號再定義多個指針完成不同種類的指令數據的接收與存儲。

3 具體應用方案
在設計本實驗室的一套電液伺服控制系統中,上位機的人機界面使用VB 6.0編程,下位機的通訊模式為自由口通訊。人機界面設計要求:界面可以向PLC寫入QB0、QB1、QB2、傳感器采樣周期、AQW0、AQW2等不同指令數據,PLC在定時中斷內使用XMT指令周期地向上位機發送變量存儲器VB1~VB21中的待監視數據(包含PLC中的數字量與模擬量)。由于在設計中上位機寫入PLC指令數據種類較多,其中包括定時中斷的時間設置、狀態位值的寫入、模擬量擴展模塊的輸出等,故本文的模式選擇可以將種類不同的指令數據用多個指針接收并存儲。表1是本設計PLC程序的部分地址分配表,以便結合PLC程序來說明多地址指針方案的具體實現方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