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3G無線網絡質量管理方法研究
3G無線網絡質量指標及其評價是3G網絡管理的重要組成內容。目前尚沒有從網管角度考核3G無線網絡質量的指標體系。同時,也缺乏對3G無線網絡質量進行量化評價的應用模型。本文提出了一個基于3G WCDMA標準的無線網絡(UTRAN)質量評價指標體系。以此指標體系為基礎,采用領域平移法將模糊數學中的模糊評價方法應用到3G網絡管理領域中,建立了一個UTRAN網絡質量評價模型。最后,本文運用該模型評價了一組測試數據。
2 UTRAN網絡質量指標體系
本文從接入特性、保持特性、移動特性、傳輸特性和管理特性五個方面定義TUTRAN網絡指標KPI(Kev Performance Indicator)體系。圖1是本文提出的指標體系樹。
在接入特性方面,根據UTRANM絡完整信令呼叫流程中涉及的三個關鍵環節尋呼、RRC(RadioResource Control)連接和RAB(Radio Access Bearer)指派,圖l顯示了本文提出的三個反映接入特性的指標,分別是小區尋呼成功率、RRC連接建立成功率和RAB建立成功率。反映保持特性的指標是無線系統掉話率。
在移動特性方面,在UTRAN網絡與GSM網絡混合組網情況下,根據預定組網策略,系統將存在多種切換場景。根據不同的切換場景,圖1顯示了本文提出的對應切換指標,包括軟切換成功率、同異頻硬切換成功率、系統問電路域(CS)域(GSM與UTRAN)切換成功率、系統間分組(PS)域切換成功率(GSM與UTRAN)、系統間分組(PS)域切換成功率(GPRS至UTRAN)、無線子系統切入切出成功率。
在傳輸特性方面,本文從反映傳輸質量的系統傳輸負荷指標和信號干擾指標二個方面提出了相關的指標。如圖1所示,體現系統傳輸負荷的指標主要是各類流量指標,體現信號干擾的指標是Uu口和Iub口的誤碼率。
在管理特性方面,本文從系統資源管理的角度提出了相關指標。系統資源分別包括系統設備資源和小區碼資源。圖1中相關的指標分別是處理器平均負荷、小區碼資源利用率和碼資源分配成功率。
3 模糊評價模型
模糊綜合評價法是一種利用模糊隸屬度理論,把定性指標合理的定量化,最大化的消除評價過程中對評價者的依賴性,提高評價結果的客觀程序。具體的評價過程如下:
3.1 確定評價因素論域
確定評價因素論域即確定評價體系,一般評價因素論域的設置為只有一級:U=(ul,u2,…up)。在評價因素論域的構成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可以按照兩級的方式來設置,即評價因素論域由p個子集組成,每個子集包含n個因素:
其中ni是Si中元素的個數,評價因素論域中的總元素個數n,有:
3.2 確定評語集
由于模糊綜合評價對象具有模糊性,因此對被評價對象的描述不應是斷然的,而只能屬于各等級的程度來表示。評語集可以表示為:V=(v1,v2,…vm)。令每一個評語級的值為:wi,i∈(1,m)。
3.3 建立模糊關系矩陣R
對于給定的評價因素論域,可以建立它和評語集之間的模糊關系矩陣R。即確定評價因素論域中的每個元素對應于評語集中的每個評語元素的隸屬程度。即有:
確定rij的簡單方法是等級比重法。這種方法要求評價者從若干個因素對被評價對象屬于那個等級做出判斷,然后把根據第i個因素而將該被評價對象判斷為第j個等級的人數與全部評價者人數的比值作為rij。
3.4 確定評價因素的權值向量E
評價因素的權值向量是評價因素對被評價對象所起作用的隸屬程度的度量,是評價因素的權重。權重系數的確定很重要,它直接影響著最終的評價結果,具體實施時可采用Delphi法進行。Delphi法又稱專家評議法,下面介紹具體過程。
3.4.1 確定評價因素的重要性序列值
由每個專家對評價因素論域中的元素的重要性進行排序,排序為l的最次要,為m的最重要。最后得到因素重要性序列值表。
3.4.2 編制優先得分表
對得到因素重要性序列值表進行如下統計:設共有y為專家,有:
則Aij組成優先得分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