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具有帶阻特性的超寬帶天線
1.2 天線阻帶特性的設計
由于貼片電流主要集中在靠近接地板的下半部分,為了獲得帶阻特性,通過仿真軟件參數分析優化發現,在距離輻射貼片底邊1 mm處開寬矩形縫隙并且加入調諧支節,調諧支節與輻射單元周圍的間距為0.5 mm,并通過寬度為1 mm的微帶線相連接。矩形調諧支節的長度為Ls,寬度為Ws。其基本原理就是在天線結構里引入需要抑制頻率的“LC諧振回路”,通過改變微帶支節的長度和寬度,相當于改變了構成回路的LC值,從而影響了需要抑制的中心頻率和相應的阻帶頻帶寬度。文中通過軟件仿真,驗證了這種結構的合理性,即相當于引入了相應頻率上的帶阻濾波器,使得該中心頻率上天線的阻抗特性變差。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754.htm
2 天線優化與參數分析
利用電磁仿真軟件HFSS對天線的性能進行了分析,從而確定天線的基本尺寸。為了達到天線結構的小型化和超寬帶特性,通過仿真優化,最終確定的天線基本尺寸為:天線總體大小W×L=50×35 mm2,接地板下邊寬度Wmax=22.67 mm,接地板上邊寬度Wmin=3 mm,接地板高度Lg=16 mm,輻射貼片與接地板上邊間距s=0.8 mm。
2.1 天線工作頻帶的分析
為了抑制WLAN系統的干擾,通過在輻射金屬片上加入矩形調諧支節,從而使天線具有陷波特性。由于輻射單元的電流主要沿著貼片邊緣分布,而接地板的電流則集中分布在接地板的上邊緣,所以在距離輻射貼片底邊1 mm處開寬矩形縫隙,并加入調諧支節。天線回波損耗隨頻率變化的仿真結果,如圖2所示,可以看出,天線在2.49~14.53 GHz范圍內回波損耗S11≤-10 dB,但在4.9~5.92 GHz頻段時天線回波損耗S11>-10 dB,這表明該天線具有帶阻特性,從而減少了系統間的干擾。
文中對影響天線性能的主要參數進行了分析研究,在保持其它參數不變的情況下,分別改變調諧支節的長度和寬度使回波損耗產生不同的變化。圖3所示為回波損耗隨調諧支節長度變化的曲線圖,可以看出當長度逐漸增加時阻帶的中心頻率會向頻率低端移動,而阻帶頻率寬度在Ls=1 mm,2 mm時基本不變,如進一步增加支節長度則阻帶帶寬顯著增加。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