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公交業務管理系統
1.1 場調度
場調度系統根據行車時刻表白動生成每日行車計劃表,駕駛員上班后在讀卡器上刷卡,場調度軟件自動記錄其上班時間;提示信息包括工號、當日路牌、車牌號、存油數等。駕駛員出車前,對車輛進行各類制動、方向機、氣壓報警器、發動機清潔、化油器及油路、各類燈光、儀表,各類皮帶等項目進行例保包修工作,若沒有問題,出場時,感應線圈測到此車出場,填寫默認例保完成記錄,并記錄車輛出場時間。
駕駛員上班報到后,由場調度端軟件生成新的電子路單,并顯示當日路牌、車牌號、存油、駕駛員工號等基本信息。若發現車輛有問題不能出場或者駕駛員發現存油與實際不符,可以由場調度在軟件中修改相應記錄;出現異常情況時,允許恢復正常后由人工輸入將數據補錄,以保證系統數據的完整性。并及時對信息進行分類匯總統計,形成報表,供管理人員參考。
1.2 始發站終點站調度
考慮始發站和終點站所處的環境差異較大,可以使用ADSL或者無線網絡與服務器相連接。該部分負責車隊的日常運營調度,始發站調度按照車輛發車時刻表進行調度。車輛進入和離開始發站調度時,感應線圈自動感應識別車輛,對車輛進出站時間、運營圈數等基本數據進行記錄,將相應的信息填入電子路單,并計算每個駕駛員的行車里程、油耗。當車輛行駛過程中發生事故,由始發站調度人員將相應的記錄輸入計算機,事故責任認定后系統內安全公里數清零。系統有異常情況時,恢復正常后將數據補錄,保證數據的完整性。根據調度端的需要,可分別計算統計計劃營運公里數、計劃空駛公里數、實際營運公里數、實際空駛公里數、損失公里數、安全公里數、實際運行與計劃的異常情況對比表。
1.3 票務和加油
每天車輛下班進場后,對駕駛員的票箱進行清點,操作員將清點結果輸入計算機。公交卡票收數據可以直接從公交卡讀卡器中讀取,最后按照車輛和駕駛員對一定時間段內的票收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形成報表。加油時,根據IC卡自動進行加油權限認證。加油數量錄入由駕駛員輸入,加油機按照數量進行自動加油,并將加油數據自動錄入數據庫,用于計算油耗等數據。出現異常情況時,可由人工輸入將數據補錄,保證系統數據的完整性。
1.4 查詢
1.4.1 領導查詢
按照不同的權限,對整個車隊、公司的運營狀況、駕駛員信息進行實時統計查詢。可以按照工號、姓名、電子路單號、日期、駕駛員、車輛等信息對相應的內容進行查詢。對某一時間段內的車輛的油耗、行駛里程、維修、事故等情況進行分類匯總分析。
1.4.2 員工查詢
駕駛員可以使用執勤卡刷卡查詢個人的基本信息。駕駛員登錄后,能查詢自己駕駛車輛的相關信息,包括油耗、維修、行駛里程等;可以對自己所駕駛的車輛的電子路單進行查詢;也可以對歷史電子路單進行查詢,真正做到管理的透明化。駕駛員還能按照日期對某一時間段內自己的工作情況進行分類匯總,包括行駛里程、油耗、維修、事故等記錄。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725.htm
2 總結
與基于GPS的公交智能管理系統相比,RFID技術在方向定位、成本、擴展性方面都有比較大的優勢。GPS衛星定位雖然可以識別車輛,但是車載設備價格較貴,信號不穩定。最主要的問題是目前國內商用GPS系統的衛星信號源為國外控制。一旦因為政治或經濟沖突的原因失去信號來源,國內的GPS應用系統將面臨癱瘓的危險。而RFID的智能交通解決方案,不依靠衛星信號,保障了系統運行長期穩定的可靠性。GPS在應用上必須結合GIS地理信息系統,不但增加了應用的成本,如果更新不及時,也會大大影響系統的準確性。另外GPS技術并不適合當車輛到達出口時自動觸發的應用。而RFID技術不需復雜的GIS系統配合,可勝任任何定點觸發的工作。與GPS需要昂貴的車載設備相比,基于RFID技術的系統可以將主要的識別及通訊設備由車載移至固定的地面數據采集點。在實現同等功能的情況下,RFID電子標識卡安裝在每輛公交車輛,成本明顯低于GPS車載設備。
RFID系統實施后,也可以為其他社會車輛提供增值服務,
具有可觀的潛在附加經濟效益。從橫向來看,基于RFID的智能交通系統能和其它ITS系統有機整合,為其它系統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并實現不停車收費、闖紅燈拍照、車速監控等功能。從縱向來看,作為標準的ITS系統,能為架構在RFID基礎上的其它軟件提供完備的接口。進一步的深度信息挖掘,將給整體的ITS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務。利用RFID技術的紅綠燈控制系統,讓一些車輛優先通行,普通優先對象為公交車輛,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證城市運載主體運行通暢、快速與高效。同時RFID的特點還有:多目標識別;耐環境、不易受污染;穿透能力強;可重復使用。RFID與條形碼、磁卡相比較有非常明顯的有點。
這種基于RFID的公交業務管理系統由各調度站、場調度收集基礎信息,通過系統與公共交通公司現有人事系統、車輛維修系統、發卡系統、票務系統的數據接口,能使各級管理人員方便地按車、按人進行查詢統計,并可按照需要利用所采集到的基本信息進行分析統計工作,作為決策的依據。此系統可以統計駕駛員的勞動業績,改變了傳統的檢查、考核和評比方式;有利于修改和制定企業內部各種相應的規章;促進每個駕駛員增強工作責任心,也增加了公司經濟上各種規章的透明度,做到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為構建和諧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依據。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