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中間件基于集群技術的研究與開發
1 前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683.htm隨著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的推廣,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使用RFID 技術, 并且正在被應用到很多著名的ERP 系統中去,例如EBS 和SAP 系統。在整合RFID 中間件和ERP 系統時,我們遇到了很多挑戰。對于大多數的ERP 系統,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擴展性、高性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在RFID 中間件與ERP 系統整合過程中,RFID 中間件也必須像必須向上層應用系統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才能保證整個系統的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擴展性、高性能。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 我們將集群技術應用到中間件中來。RFID 中間件是基于組件的形式開發的,因此系統可以粗略的劃分為2 個部分:數據和組件。對于數據,我們可以利用集群的分布式數據管理模塊來處理, 通過分布式緩存服務形成同一的數據視圖,使得每個節點都可以訪問到其他節點的數據;通過復制緩存服務為每一個數據在不同節點產生一個備份, 使得數據具有高可靠性和高可用性。對于組件,我們通過組件調度策略是把所有的組件分配到不同的節點去, 以實現系統的高擴展性和高性能。
2 系統架構
2.1 整體架構
設備管理層:RFID 中間件的底層系統部分,完成對RFID 系統中的所有硬件設備的管理與監控。為不同生產廠家的讀寫設備提供了統一的接口,屏蔽了底層環境的異構性和復雜性;對各種硬件設備進行統一的管理, 極大地簡化和加快了應用系統和設備的集成。
數據處理層: 數據處理層需要對原始數據進行處理,包括數據過濾以消除重復讀取產生的冗余數據, 位過濾篩選感興趣的數據,數據聚合分組等等。從而減少數據量并且保留感興趣的數據。
應用程序級接口層:提供標準化的事件接口,應用系統可通過向其發送事件請求來訂閱需要的數據。事件請求中定義了數據處理的方式以及發送報告的格式。該層解析應用系統的事件請求,根據請求中的定義調用設備層獲取數據并對采集到的原始數據進行數據緩存、數據編碼解析、數據過濾和數據歸并等基本數據處理操作。最后將處理結果封裝成報告,發送給應用系統。
信息服務層:提供各種RFID 信息服務,包括存儲捕獲的事件、對事件進行推理、提供信息的查詢等,協助應用程序完成相應的業務操作。
業務集成層:用戶可以結合具體的業務,定義相應的業務模型, 由RFID 中間件根據定義的業務模型來輔助完成相應業務,最后將處理的結果與后臺應用系統進行整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