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網的二代身份證RFID系統應用研究
3.2 嵌入式以太網模塊軟件設計
MC9S12NE64內部集成的EMAC和EPHY模塊可以實現數據鏈路層的功能[5]。為實現以太網的通信,設計了一個無需操作系統的精簡嵌入式TCP/IP協議棧,實現了MC9S12NE64的以太網接入功能。移植協議棧時,只要對驅動實現部分進行修改,保持調用接口不變,上層協議就可以不作改動。整個協議棧以循環方式運行,MC9S12NE64以中斷方式接收以太幀,協議棧對接收到的以太幀自底向上進行過濾,并作相應處理。各層設計如下:
① 鏈路層――MC9S12NE64以太網驅動,ARP協議;
② 網絡層――IP協議,ICMP回顯應答服務;
③ 傳輸層――UDP協議。
3.3 TYPE A B電子標簽的UID識別測試
圖5給出了識別TYPE A B兩種電子標簽UID的測試結果。
圖5 TYPE AB電子標簽的UID識別測試結果
PC機主動發送包含通信命令的UDP數據報給讀寫器。讀寫器接收到該數據報后,將獲取的最新UID信息通過UDP協議返回給PC主機。測試的各項具體參數如表1所列。
表1 UID識別測試參數
4 結論
在沃爾瑪等大型商店的大力推動下,RFID技術在很多行業開始得到應用,并且這個趨勢愈演愈烈。然而在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 擁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國家,電子標簽的成本成為RFID普及的一個制約因素。本文介紹的RFID系統以第二代身份證代替傳統只讀電子標簽,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參考。通過與嵌入式以太網技術的結合,研究以二代身份證為載體的局域網內RFID系統的應用方法,不僅為現有只讀電子標簽管理系統的升級提供了一種參考模型,而且擴展了二代身份證的使用范圍,實現了一卡多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