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802.11e EDCA的自適應參數調節機制研究

        基于802.11e EDCA的自適應參數調節機制研究

        作者: 時間:2010-05-25 來源:網絡 收藏
        無線局域網正從傳統的非實時數據無線局域網應用向綜合業務無線局域網演進,用戶對于服務質量(QoS)的需求與日俱增[1],業務的多樣化對網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需要網絡為各種不同的用戶及業務提供不同的服務質量QoS保證[2]。IEEE標準是為人們對移動通信業務服務質量的需求而提出,但在網絡規模較大或網絡拓撲變化頻繁的情況下,標準中的建議值往往不足以滿足業務需求。如何根據當前的網絡負載及業務分布情況來合理設置標準值,讓其自網絡,以實現網絡性能的最優化,是一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
        1 IEEE 及其存在的問題
        IEEE工作組于2005年底正式推出了IEEE 協議。該協議增強了原有的IEEE 802.11MAC信道接入方式,并支持優先級QoS和化QoS;該協議中包含了兩種接入模式,即增強型分布式信道訪問(Enhanced Distributed Channel Access)與混和協調功能控制信道訪問HCCA(HCF,Controlled Channel Access)。其中,增強型分布式信道訪問()是分布式信道訪問(DCF)的增強版,只能在競爭期 CP(Contention Period)內使用,提供了不同優先級的QoS。混合控制信道訪問(HCCA)則擴展了點協調功能(PCF),在競爭期和無競爭期CFP(Contention Free Period)內均可使用,提供了化的QoS。
        增強型分布式信道訪問(EDCA)是目前學者的熱點,與IEEE 802.11標準的DCF相比較其改進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接入控制與碰撞管理機制[3]。
        (1)接入控制:在增強型分布式信道訪問(EDCA)機制模式下,傳送數據類似IEEE 802.11b的分布式協調功能(DCF),依然是 CSMA/CA (Carrier Sense Medium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它將IEEE 802.11b的訪問隊列AC從一個隊列變為8個不同優先級的隊列,不同的AC有不同的任意幀間隔AIFS(Arbitrary Inter Frame Space)、競爭窗口CW(Contention Window)和傳輸機會TXOP(Transmission Opportunities),對于各式的數據,分別進入其對應的隊列。目前的以4個隊列最為常見,如對于聲音、圖像、盡力而為(best effort)、背景流(backgound),有其對應的隊列和不同的參數設置表,可以讓這些隊列在競爭信道時的優先級有差異,各隊列的傳送優先級從高到低依次為:聲音(AC0)>圖像(AC1)>盡力而為(best effort,AC2)>背景流(backgound,AC3),這樣可以使實時性強的數據較快地得到服務。
        (2)碰撞管理機制:在802.11e協議中, EDCA機制對來自不同站點的業務(隊列)之間沒有優先級設置,它們必須通過公平競爭獲得信道。協議中除了涉及兩個不同站的隊列碰撞即真正的物理層碰撞之外,還有一種新的碰撞――虛擬碰撞,也叫內部碰撞。 虛擬碰撞中涉及的碰撞隊列來自于同一個站點,如果從某站點發出的幾個隊列,在某一時間間隙同時完成退避,站點內部的調度器會允許高優先級發送,優先權最高的隊列將首先訪問信道,之后其他隊列將執行與真正的碰撞一樣的行為,且其競爭窗口增加了一倍,再次爭搶信道[4]。虛擬碰撞實現了隊列優先級的區分,同時在某種程度上,加大了隊列碰撞的機率。
        對于EDCA參數,802.11e標準中給出了一組建議值, 適合于大部分情況下的網絡應用。由于WLAN網絡業務是隨時變化的,在網絡規模較大且網絡拓撲(負載)變化頻繁的情況下,標準中的建議值往往不足以滿足業務需求,音視頻等實時業務也常常得不到及時的服務,且低優先級業務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對具有動態EDCA參數的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以滿足WLAN網絡業務QoS的需要。
        2 a-EDCA算法機制
          802.11b網絡處于高負荷狀態時,一方面,幀頭開銷及幀間間隔占用了信道傳輸時間;另一方面,沖突頻繁,有較多的碰撞與重傳,從而使業務總吞吐量有所下降。802.11e標準中的EDCA中采用了區分優先級的策略,是以犧牲低優先級業務的帶寬為前提的,使低優先級業務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當網絡規模較大且負載變化頻繁,尤其負荷變大時,網絡吞吐量嚴重下降并出現低谷現象。出現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EDCA中優先傳輸的音頻和視頻流的幀長較短,傳輸的幀越短,幀的開銷比例就越大,且對背景流和盡力而為業務而言,AIFS與CW都較大,相當于空閑時隙增大,從而導致網絡吞吐量下降。遵循什么原則來設置或實時調整EDCA參數是目前學術界關注的熱點[5-6],但802.11e標準參數建議值進行WLAN性能優化的算法則不多[7],不能滿足實際WLAN網絡業務的需要。通過對802.11e標準參數建議及實際WLAN網絡業務的分析研究,筆者提出了一種自EDCA機制――adaptive-EDCA機制(a-EDCA)。該算法參數設置仍然以802.11e EDCA中默認的參數為基礎, a-EDCA算法參數設置如表1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7432.htm


        a-EDCA參數調整機制是根據網絡運行的具體條件動態地調整參數 CWmin和CWmax,從而及時適應網絡負載的變化。各個接入點AP連續監測網絡流量,通過參數算法確定CW的值,并廣播數據幀到內部其他站點,各站點在收到信息之后以更新后的參數值競爭信道,從而達到公平占用信道的目的。a-EDCA機制算法的基本思想是:接入點AP一直監聽網絡狀態,以1 s作為時間周期來判斷網絡吞吐量的變化,引入吞吐量變化門限值為0.3 Mb/s,當檢測到吞吐量變化量達到門限值時,就及時進行調整。當網絡負載變大時,若檢測到吞吐量減小,接入點AP將各業務流窗口CW[i]減小為原來的1/2,相對延長了高優先級業務的退避時間,縮短了低優先級業務的退避時間,有效減少了碰撞機率。網絡負載減少時,若檢測到吞吐量減小,則同時將各業務流的退避窗口CW[i]減小為原值的1/3,減少空閑時間。若檢測到吞吐量增大,則同時將各業務流的退避窗口CW[i]增大為原值的2倍。每作一次調整,對4個隊列的窗口CWmin和CWmax同時進行同倍數的調整,所以4隊列的業務流量比例始終不變,a-EDCA機制算法流程圖如圖1所示。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浮梁县| 深泽县| 岳西县| 弥勒县| 上高县| 酒泉市| 古丈县| 扬州市| 儋州市| 天柱县| 陇西县| 湘西| 青龙| 铁岭县| 新密市| 会昌县| 垫江县| 东兰县| 永仁县| 永平县| 汶上县| 牡丹江市| 平武县| 泸州市| 盱眙县| 平定县| 专栏| 英山县| 芮城县| 永州市| 调兵山市| 金沙县| 东丰县| 忻城县| 子洲县| 托克托县| 岳池县| 林周县| 昌黎县| 密云县| 嘉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