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一種高性能的微帶全向天線設計與分析

        一種高性能的微帶全向天線設計與分析

        作者: 時間:2011-03-21 來源:網絡 收藏

        天線阻抗虛部隨頻率變化曲線

        圖8 阻抗虛部隨頻率變化曲線

        頂未加載后不同W值對應的天線S11

        圖9 頂未加載后不同W值對應的S11

          頂端加載λg/4短路匹配枝節后,天線上的電流分布隨之發生變化。當波傳到天線頂端經過λg/4單元時,產生90°相移,經過短路點時,產生180°相移,再經過λg/4地面時,又產生90°相移。電流經過短路匹配枝節后,產生了360°的相移。經過移相后的電流就同原來的激勵電流具有相同的相位,從而對天線起到電流補償的作用,保持了天線上電流的平衡。

          天線的實物如圖10所示。天線采用厚度為1.5 mm,相對介電常數為2.65的介質板,底部采用50 ΩSMA接頭饋電。在實際制作中,天線陣子長度要略小于仿真長度,這是由于材料的損耗引起的。一般而言,天線梯形地面的底邊長λg/2,矩形貼片的長略小于梯形地面的短邊長。頂端的λg/4匹配枝節的長度也要略小于天線工作波長的1/4。

        天線的實物

        圖10 天線的實物

          表1和圖11分別給出了兩副天線實測增益和S11的對比。可以看出,天線頂端加載短路匹配后,天線的增益提高了1~1.3 dBi。這是因為,頂端加載短路匹配枝節后,改善了天線的阻抗匹配性能,提高了天線的輻射效率,減小了天線上能量的反射,使得每個微帶單元上所得到的輻射功率最大,充分利用了天線的口徑效率,從而提高了天線的增益。


        頂端加載和頂端無加載天線實際測量

        圖11 頂端加載和頂端無加載天線實際測量

          3 結束語

          兩副天線的CST仿真結果和實測結果基本吻合。實際測試結果與仿真結果對比后發現,天線的實測增益均略高于由仿真軟件得到的增益,這主要是由于大地對天線的影響造成的。在天線頂端加載λg/4短路匹配枝節后,進一步降低了天線的VSWR,提高了增益。天線實物采用7節微帶單元級聯,總高度25 cm。實測平均增益達9 dBi,如果要獲得更高增益,可以在此基礎上采用更多的微帶單元進行級聯,是一種高性價比的微帶高增益天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汉中市| 梁山县| 资源县| 滦南县| 顺义区| 大渡口区| 东丽区| 睢宁县| 英山县| 西安市| 明星| 茂名市| 察雅县| 夹江县| 麻栗坡县| 梓潼县| 宁乡县| 平顶山市| 兴化市| 视频| 江安县| 延吉市| 卢湾区| 万载县| 新民市| 台南县| 祥云县| 天台县| 类乌齐县| 北票市| 定安县| 鲜城| 望江县| 大化| 张家港市| 德江县| 大荔县| 旬邑县| 广南县| 罗甸县| 黑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