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從臺北汽車電子展看兩岸產業格局

        從臺北汽車電子展看兩岸產業格局

        ——
        作者:特約撰稿人 薛斐 時間:2006-08-12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臺北國際車用電子展暨論壇(AutoTronics Taipei 2006)”于4月17~20日舉行。這雖然是成立還不到三個月的中國臺灣省汽車電子產業聯盟起跑后的第一個大型活動,但卻辦得有聲有色。作為來自大陸的參觀者,筆者更希望從全球汽車產業鏈定位的角度去觀察,大陸和臺灣分別應該站在什么樣的地位,臺灣的汽車電子業在這個產業鏈中具有哪些優勢,大陸的市場又有什么特征。

         

        以電子優勢承載產業期許

        此次大展吸引了美、韓、日、德、瑞典等國以及我國臺灣地區近130家廠商參與,展出內容涵蓋安全/保全系統、駕駛娛樂通信系統、引擎管理/剎車控制以及智能型運輸系統等主題。展會期間同時舉行了車用電子論壇,邀請奔馳、寶馬、福特等汽車大廠以及ITS Japan、日本自動車研究所等研究單位的演講者,針對車載信息平臺、車用通信技術、未來汽車駕駛輔助系統與復合動力車輛等相關技術進行研討。

        值得關注的是,雖然大陸很少有廠商來參展,但是臺灣廠商的許多生產、研發基地卻是設在大陸,他們的許多合作伙伴也是國際汽車大廠設在大陸的合資企業,比如上汽、一汽等。可見,雖然規模不算太大,可是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這個展覽仍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全球汽車業的發展趨勢。

        大家都知道,臺灣的優勢在于電子制造業而非汽車制造業。同時,電子產品在汽車中的重要性越來越突出。因此,臺灣近年來積極發展汽車電子產品,正是基于這樣的認知而做出的選擇,期望以其在電子業的優勢爭取在汽車業占據重要的一席之地。
            
        關注整合實力,爭取更多的發言權

        展會規劃了三大主題:第一是“臺灣車研聯盟主題館”,展示了臺灣首部資助研發的“t-Car”車輛平臺,結合了車載資訊系統、省能復合動力與主被動安全系統,體現了環保、潔凈與安全的概念;第二是“新世紀人性化智慧型運輸系統”,展示了臺灣第一部智慧車“Taiwan iTS-1”,整合了“智慧型視覺”、“智慧型溝通”、“智慧型車輛”、“智慧型網絡”以及“智慧代理人”等技術。第三是“裕隆汽車主題館”,展示了“IA整車計劃”,顯示出這家臺灣首屈一指的汽車龍頭企業主導推動信息與汽車兩大產業實現整合的決心。

        從上述主題規劃來看,呈現出來的顯然是“整合”的決心。因為大家都知道,“整合”的前提是標準化,而誰是標準的制定者,誰就是商業競爭的最大獲利者。正如裕隆汽車副總裁李俊忠指出:“汽車與電子技術結合最困難的部分,在于每一部車所使用的電子產品都需要經過精密的調校、測試過程,而且不同的車廠、不同的車款對零組件都會有不同的要求,很難標準化。”可見,汽車電子廠商能否搭得上車廠的標準,這的確是一個重要門檻。

        筆者認為,雖然從整車產品和品牌影響力來看,臺灣在汽車業都不易取得很強的主導力量,但是從單項的電子產品與技術來看,臺灣的確可以找到不少的突破口。

        創意設計彰顯臺商巧心思

        筆者總覺得,與歐美大廠的大氣磅礴形成對照,臺灣商人更擅長于獨到的小巧心思,常常成為一些大背景中的悉心點綴。在此次展覽中,車用影音系統、數字電視、衛星定位與導航之類的產品非常多,另外還有后視攝像模組、藍牙免持設備等熱門企業電子應用。

        值得關注的是,臺灣車用電視正在加快普及,幾乎成為新購轎車的基本配備。臺灣最大的車用電視供應商是“飛來訊”,而他的平臺設計商則是高昕(HiTop),這次也展出了一系列的DVB-T模組平臺,特別是新一代解決方案把DVB-T和GPS很好地整合起來,形成了獨特的雙模組平臺。

        有些產品雖然不大,但是充分展現了臺灣廠商的巧心思。例如,臺灣藍點公司在車上安裝一只黑盒子,如果車輛被移動,就可以通過十分成熟的GSM電話通信網絡通知車主。臺北市區停車位難找,常常有人臨時停車并且在車上留下手機電話以便別人呼叫移車。針對這種情況,藍點公司的產品可以在車前擋風玻璃上放置一個可愛的指示牌,上面寫著:“要移車請按我”。只要別人用手觸碰這個指示牌,就可以與車主的手機通話。

        展會一角

        再比如,沛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本是從寵物追蹤芯片開發而來的,其產品結合了GPS衛星定位、GSM移動通信和GIS地圖信息三大技術,最初是用來追蹤寵物、老人以防走失,如今也用于汽車的防盜。這家公司的最新技術結合3G移動通信,甚至可以讓寵物或者汽車的主人以及老人的家人在自己的手機上隨時看到追蹤對象周圍的環境,而且可以通過手機調整攝像頭的角度,以便確定追蹤對象的準確地點。
         
        安全防盜需求位居第一

        基本上,提起汽車電子,人們首先想到的是娛樂性。但是,如果讓你稍加理性地考慮一下,安全性和方便性立刻上升為更重要的需要。在Accenture剛剛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車主們最希望改善的新技術是汽車的安全性和防盜能力,其次才是娛樂性。

        娛樂性可以產生一種讓你掏錢出來的誘惑力,而安全性則不同,它具有某種讓你掏錢的“強制力”。例如,大多數人都希望自己的車具有在失竊后為警方提供跟蹤和尋獲的能力。此次參展商品中有不少結合GPS與GSM的車輛追蹤系統,表明這項技術已經十分成熟。

        另外,很多車主都有被鎖在車外而鑰匙卻留在車里的經歷,他們希望新一代的電子安全裝置有辦法幫助自己再回到車里。這次展覽已經看到這樣的產品:如果車主被鎖在車外,就可以跟原廠商聯系。只要你的車主身份得到確認,他們就可以通過衛星通信在千里之外幫你打開車門。

        在臺北的汽車電子展上,筆者也看到一種可以自動報告汽車輪胎壓力的裝置。據賣家介紹:在高速公路上,有相當高比例的事故都是由于爆胎引起的。據參展商介紹,美國已經立法,要求所有新上市的車都必須配有胎壓指示裝置。這套不起眼的裝置,把一個探測器放在輪胎里面,接收器則貼在儀表板上,而且價格不便宜。

        分析產業趨勢,把握市場機會

        從參展商品也可看出,車用娛樂通訊設備、車載導航系統、倒車雷達等售后市場為主的產品,由于屬于非安全性產品且進入門檻較低,是目前臺灣地區汽車電子廠商表現較佳的領域,并吸引不少原3C領域的電子廠商投入,而其它新一代汽車應用的安全系統、車燈系統,以及所需的傳感器、微控制器、影像處理器等關鍵IC零組件,則是臺灣廠商積極發展的進階項目。

        參觀臺北的汽車電子展覽,也讓筆者想起差不多同時舉辦的“紐約汽車大展”,當時就有人驚呼:“這幾乎變成大展了!”這足以顯示,汽車制造業與電子業的融合正在加速。

        從市場的角度來看,許多國際整車大廠都把生產基地放在大陸而不是臺灣,因為大陸的市場規模遠非臺灣可以比較。不過,大陸的汽車消費觀念與西方發達國家和我國臺灣地區都有很大不同。有些家庭已經開始增添第二輛車了,但是對舒適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并沒有明顯提升,可見市場培育還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另一方面,調查研究也顯示,大多數車主并不喜歡在自己的車上動手動腳加裝配備,大家都希望在原廠設計上就配備這些功能。所以,充分認識自己的技術優勢,同時還必須抓住機會與整車廠商建立協作關系,才是汽車電子廠商進入產業鏈的必由之路,而國際汽車大廠在大陸設立和合資制造廠顯然是最首要的合作伙伴。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涟水县| 蕲春县| 普定县| 新民市| 宜君县| 灵山县| 陵水| 繁峙县| 屯昌县| 萨嘎县| 玛沁县| 崇文区| 银川市| 黄大仙区| 台北县| 临漳县| 江达县| 江陵县| 上饶县| 长汀县| 新巴尔虎右旗| 逊克县| 屏山县| 东辽县| 德钦县| 富锦市| 北海市| 鸡东县| 商城县| 贺兰县| 定襄县| 尤溪县| 临沧市| 丰原市| 明溪县| 当涂县| 荣成市| 安徽省| 建宁县| 葫芦岛市| 铜陵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