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900/GSM1800雙頻無線網絡參數及其調整
3.3小區級別定義
采用參數小區禁止限制(CBQ)來定義小區的級別,該參數包含于信息單元“小區選
擇參數”中,在每個小區廣播的系統消息中周期發送給手機。 Phase1手機不理解CBQ信
息,手機直接登記在C1最大的小區(并且絕大多數 Phase1手機采用C1算法進行小區重選);
Phase2手機先選擇級別高(CBQ=0)中C1最大的小區,當發現不了級別高的小區時,在
級別低的小區中選擇C1最大的小區登記。但對于Phase2的GSM900手機來說,每次小區選
擇,在得到沒有更高優先級的小區存在的消息前,都必須掃描所有的BCCH信道進行判斷,
并且在小區重選過程中,會有其他方法來控制手機在空閑狀態下小區的選擇。
在網絡建設初期,GSM1800作為優先選擇網絡,可將CBQ設置為0(級別正常),
GSM900之CBQ設為1(級別低)。但雙頻手機入網時,只要有接收電平大于入網電平的
GSM1800小區存在,手機將選擇GSM1800小區登記入網。
3.4小區重選
手機人網后不斷監測周圍小區,至少有5分鐘從其BA(BCCH Allocation)列表中讀
取 6個最強的鄰區的BCCH,至少30秒鐘讀取這6個鄰區的BSIC碼,周期尋找是否有更合適
的小區登記,這就有小區重選的過程。小區重選根據C2和C1參數來判斷,若手機計算某
鄰區(與當前小區位于同一位置區)的C2值超過手機當前停留小區的C2值,且維持5秒鐘
以上,則手機將啟動小區重選而進入該小區。若手機測量到一個與當前小區不在同一個
位置區的小區,其計算得到的C2值超過當前小區C2值與小區重選滯后參數的和,且維持
5秒鐘以上,則手機將啟動小區重選而進入該小區。
空閑模式時,系統消息2包含了切換鄰區表信息,系統消息2、2bis和2ter則通過
BCCH廣播,參數CRO、To和PT在每個小區廣播的系統消息中傳送,服務于手機的小區重選。
3.5小區切換
雙頻網絡中的切換過程與原有的GSM900網絡中的基本相同,即需經過信道測量、預
處理、切換門限判決和后選小區表生成等步驟。小區切換的目的是降低掉話,所以在GSM
900和GSM1800中所有緊急切換類型全部保留,同頻段間的切換一般分為兩種:緊急切換
(Emergency handover)和向較好小區切換(Better Cell handever)。前者包括上下
行鏈路的信號強度、話音質量較差或干擾較大等;后者目的在于優化網絡,使通話能被
另一小區更好地保持,屬正常切換。在GSM1800和GSM900之間,采取緊急切換的方式,但
為防止雙頻網絡之間出現“乒乓切換”現象,可關閉不同頻帶的PBGT(Power Budget for
Neithour Cell,GSM規范05.08)切換,并可采用適當的時間和場強懲罰值。
GSM900和GSM1800的網間切換,是實現雙頻話務控制的主要手段。在通常情況下,
GSM1800網絡吸收雙頻話務的工作已基本通過小區選擇和重選得到完成,僅有少部分工作
需要由網間切換來完成。不同的系統可有不同的切換實現方法,Alcatel系統采用了優先
頻段切換;而Ericsson系統則以HCS(小區分層結構)作為雙頻話務控制的主要手段。
Alcatel系統的切換條件如下:
如果當前服務小區的話務達到設定的門限值,并且切換候選小區的場強門限值達到
設定門限值,則雙頻手機將向優先頻段切換。
雙頻網絡中另一個比較重要的切換因素是速度原因引起的切換。由于GSM1800一般采
用微蜂窩結構,因此對手機的移動速度較為敏感。GSM1800系統應具有速度測量能力,當
手機在連接狀態下的速度達到一定門限后,強制其切換進入GSM900小區,從而減少切換
次數,提高通信質量。
切換鄰區表包含在系統消息5中,而系統消息5ter包含了非目前服務頻段的鄰區表,
手機通過SACCH獲得小區切換的鄰區表。
3.6小區分層結構(HSC)
HCS的目的就是使手機接收的信號強度達到系統規定的優先頻段小區的門限值,將優
先頻段的小區作為服務小區,而不管另一頻段的信號是否更強。HCS算法設置了LEVEL、
LEVTHR、LEVHYST三個參數。LEVEL參數用來區分層次, GSM1800為1,GSM900為2;LEVTHR
是一個重要的參數,當GSM1800信號高于LEVTHR+LEVHYST時,無論GSM900信號多高,也
不發生切換;當GSM1800信號低于LEVTHR-LEVHYST時,才允許向GSM900切換。因GSM1800
和GSM900之間無頻率干擾,故LEVTHR可取較低值。
4結束語
GSM雙頻網絡的無線接口參數的種類和數量繁多,調整方法也多種多樣。掌握這些參
數的含義和調整范圍是開展雙頻無線網絡優化工作的基礎,對邊界漫游問題的處理和話
務均衡等工作都將起到積極作用。隨著GSM1800和雙頻網絡的進一步發展和應用,雙頻無
線網絡參數必須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應性調整,本文僅介紹了基于規范的雙頻無線網絡
的部分參數設置,希望能對開展雙頻網絡優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幫助,不妥之處希望得到
各位同行的批評與指正。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511.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