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服務的無線電重配置方案設計
Web服務協議棧分為三層:網絡和傳輸層、服務描述和發現層、服務工作流層。安全性、易管理性、服務質量保證貫穿于整個三層。Web服務的最基礎技術層次是網絡和傳輸層,網絡協議主要采用HTTP協議,并在此基礎上采用XML描述數據,使用簡單對象訪問協議(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進行不同服務之間消息的傳遞。如圖2所示,服務描述和發現層使服務的提供者和服務的請求者能夠成功交互,服務的提供者將認知無線電系統的服務用Web服務描述語言(Web Services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來描述,并在UDDI(Universal Des-cription Discovery and Integration)服務注冊中心進行注冊和發布,服務的請求者通過在UDDI服務注冊中心可以查看和檢索其需要的服務。服務工作流層根據認知無線電的系統功能和參數要求,使用的是Web服務的業務流程執行語言(Web Service Business Process Execut-ion Language,BPEL)將一系列基本服務進行編排和連接形成新的服務以完成認知無線電通信任務。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372.htm
2 基于SOR體系架構的重配置調整方案
SOR體系架構是一種將面向服務思想引入無線電系統的實現方法。在SOR中,認知無線電可重配置的各種功能模塊,包括軟件處理模塊和硬件處理模塊,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并分布式部署在局域網或因特網上,通過對服務的編排和調用,實現系統各種應用。基于SOR的CRS具有如下優點:松耦合架構能增強系統靈活性和業務敏捷性;可重用的服務能有效節省基礎設施的部署規模從而節約運營商成本。認知無線電系統通過重新組合不同的服務或改變服務的參數可以靈活地實現系統的重配置。
2.1 服務的注冊發布與調用
如圖3所示,認知無線電系統的各功能單元,包括軟件無線電各功能單元(調制解調服務,前端信號處理服務,網絡協議服務等)和認知引擎的功能單元(感知服務,判斷服務,決策服務,學習服務等)以服務的方式提供并且在服務總線上注冊發布。例如,根據環境和用戶需求,有一些服務(感知服務E,判斷服務B,決策服務B,網絡協議服務C,鏈路服務B,調制解調服務D,前端信號處理服務A,學習服務A)被選中并連接,這些服務的參數被確定,以完成該認知無線電系統的功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