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可同時處理GPS與WLAN雙頻信號的天線設計

        可同時處理GPS與WLAN雙頻信號的天線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5-23 來源:網絡 收藏

          但是在衛星通信應用中,卻必須得小而輕,并且能夠提供波束成型、寬頻帶及極化純度。在用于多頻段全球定位系統()和無線局域網()的中,出一個帶有極化分集和高增益且寸小、重量輕的是可能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267.htm

          例如,對于應用,可能要求一根天線能1.226GHz的低頻段和1.575GHz的高頻段。對于IEEE 802.11a/b/g 應用,天線必須在2.4GHz和5GHz的兩個頻段上工作,并且帶寬必須支持11 Mbps和54 Mbps的數據速率。

          其它應用還包括已規劃的1.8GHz 和2.25GHz頻段的空軍衛星系統。對于一根覆蓋多個無線頻段的單個天線而言,還應該考慮將1.8GHz 至2.1GHz的覆蓋范圍用于第三代(3G)蜂窩系統。

          對于一個成功的天線設計來說,極化是一個重要特性。對于空間應用,通常使用圓形極化(CP),如右旋圓極化(RHCP)或左旋圓極化(LHCP),用于發射、接收及同一頻譜范圍內的復用,以增加系統容量。盡管大多數系統要求線性極化,但最終圓形極化的使用會變成移動系統的優勢。

          某些理論上的限制決定了天線在提供所需的增益和帶寬時能夠做到多小。對于基于空間(衛星)的應用,要求天線與一定的波形系數相適配,該天線極化方向為圓形極化,工作在1.8GHz的上行鏈路(衛星的接收頻率)和2.25GHz的下行鏈路(衛星的發射頻率)上。

          波束成形能力也是一個關鍵要求,它允許衛星在不同位置和角度保持通信。天線必須足夠堅固,以便能夠經受沖擊和振動、溫度環境(溫度變化范圍通常在-40℃至+70℃之間)和功率閃爍沖擊。

          設計考慮了幾種選擇,包括螺旋式天線、四葉螺旋式天線(QFHA)以及各種微帶貼片結構。初始分析和電磁(EM)軟件仿真結果體現了在較小物理尺寸上實現所需性能的困難程度。

          在考慮了幾種非傳統的方法之后,環狀輻射體技術被選作可能的解決方案。相對于其它方案而言,該方案采用諧振結構來有效地加長了輻射電流的通路長度(實現高增益),而天線卻減小了25%至35%。

          該技術能夠滿足波形系數要求,而且能實現比尺寸更大的微帶貼片天線或諧振腔式螺旋天線更高的增益。

          與用于微帶貼片天線的更易于理解的設計和分析方法來比,環狀天線的設計和分析需要非常的經驗設計(和經驗推測)。值得慶幸的是,通過執行詳細的初始設計和分析過程,并且仔細研究EM仿真結果,可以減少環狀天線的設計風險,而不管它的復雜程度。

          在一個簡單的矩形貼片天線中,可以把貼片兩端的兩個槽口當作輻射源,間隔大約為二分之一波長。如果其中的每個槽口的長度約為二分之一波長,則可獲得2.1dBi增益。任何作為二元陣列工作的這樣的兩個天線,在理論上都可以提供額外3dB的增益。

          因此,一個簡單的貼片天線應該可以實現5.1dBi增益。經過一些改進之后,甚至可能獲得更好的增益或波形圖,這取決于接地平面類型或諧振模式。

          對于環狀天線,可以設計成多諧結構,這些諧振器可以被隔開,也可以耦合,以適用于多頻或寬頻場合。

          通過對各次模進行相位調整,使它們以預定的方式工作,這樣,在適當方向的遠場,通過相位的疊加和相消,就可以實現高增益和波束成形。在大多數情況下,這些結構可能實現9dBic的增益(理論值)和17%的帶寬。

          理論上,對應于分別為1.50:1, 2.0:1和3.0:1的電壓駐波比(VSWR),可以相應實現15%、20%和30%的帶寬。遺憾的是,不可能找到一種能夠滿足所有頻率上的所需的物理和電氣性能的系統設計方法。

          不過,通過一些努力,找到一種滿足某些特定工作模式上的技術需求的設計方法是可能的。

          圖1給出了一個經過優化設計的天線的EM仿真預測掃頻結果。該圖顯示了多個諧振點,不過并非所有的諧振點都用于衛星天線。最低的1.8GHz諧振點處的回波損耗優于13dB,而在2.25GHz的高諧振點,回波損耗優于17dB。

          如果結合各種因素,實現大約15%的10dB回波損耗帶寬是可能的。這將是一個出色的且適合于許多用途的寬帶天線。2.1GHz諧振點的回波損耗甚至更好,將近20dB。由于該天線的多諧振點,使得它能被用作為單個頻點的寬帶天線,也可適用于3個離散頻率的場合。

          圖2給出了右旋圓極化(RHCP)天線的預測輻射方向圖。在1.8GHz的低端諧振點,增益約為5.5dBic(圖2的左上角),而其頂點處的軸比約為13dB(圖2的左下角)。在2.25GHz的高端諧振點,增益大約為8dBic(圖2的右上角),在該頻率上,軸比約為12dB(圖2的右下角)。

          圖3顯示天線環上的表面電流密度的仿真結果。與預期相一致,最高電流密度(紅色,表示這種構造的輻射機制)出現在邊緣部分。頂部插圖為上部環在2.25 GHz的高端諧振點的仿真結果,而底部插圖則是下部環在此諧振點的仿真結果。

          輻射機制在低端諧振點處稍微有些變化,該點的增益要低一點,不過這可以根據衛星鏈路預算進行優化補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六枝特区| 常州市| 乌兰县| 泰州市| 利辛县| 陇川县| 家居| 兴化市| 浦东新区| 白玉县| 景谷| 蒙自县| 独山县| 安康市| 筠连县| 罗甸县| 电白县| 博爱县| 海兴县| 大足县| 福安市| 云林县| 汉川市| 香港 | 衡山县| 牙克石市| 林甸县| 普格县| 西峡县| 收藏| 莆田市| 天柱县| 宁蒗| 宝应县| 新丰县| 拉萨市| 农安县| 莒南县| 西平县| 通城县| 玉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