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循環冗余校驗確保正確的數據通信

        循環冗余校驗確保正確的數據通信

        作者: 時間:2011-06-01 來源:網絡 收藏

        在工業環境中,電子系統通常工作在極端的溫度條件下,或處于電子噪聲環境,或是其它惡劣條件,而系統在這種條件下能否正常工作至關重要。舉例來說,如果發送給控制機器臂位置的DAC 的數據遭到破壞,機器臂就會按非預期的方向移動,這不僅危險,而且代價巨大。試想一下,機器臂如果砸到生產線上的新車,或者更糟,砸到生產工人,后果會怎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227.htm

          有幾種方法可以收到數據后才執行動作。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控制器回讀所發送的數據。如果接收的數據與發送的數據不匹配,則說明其中一者已受到破壞,必須發送新數據并進行驗證。這種方法的確可靠,但產生的開銷也很大,每段數據都必須經過驗證,傳輸的數據量要翻一倍。

          另一種替代方法是冗余(CRC),即隨每個數據包發送一個和(CHECKSUM),接收器就會指示是否存在問題,所以控制器無需驗證接收。和一般通過向數據應用一個多項式方程式來生成。應用于一個24 位字時,CRC-8 可產生一個8 位校驗和。將校驗和與數據組合在一起,全部32 位都發送到能夠分析該組合的器件,并指示是否出錯——這種方法雖然不是無可挑剔解決方案,但卻比讀寫方法更加高效。

          ADI 公司的眾多DAC 都采用了分組差錯校驗(PEC)的形式來實現CRC。不需要PEC 功能時,則寫入24 位數據。要添加 PEC 功能,24 位數據需增加相應的8 位校驗和。如果接收的校驗和與數據不一致,輸出引腳被拉低,指示存在錯誤。控制器清除錯誤,使引腳返回高電平,并重新發送數據。圖1 所示為如何用SPI 接口應用數據的示例。表1 列出了能夠采用分組差錯校驗的ADI 器件示例。

         采用和不采用分組差錯校驗的SPI 寫入

        圖1. 采用和不采用分組差錯校驗的SPI 寫入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保康县| 和田县| 呼玛县| 永兴县| 界首市| 綦江县| 额济纳旗| 松滋市| 东乡| 宁津县| 大埔县| 西充县| 江津市| 弥渡县| 红原县| 平远县| 平阴县| 新密市| 南汇区| 库尔勒市| 张北县| 马边| 嵩明县| 鹿邑县| 乌拉特后旗| 五指山市| 安吉县| 遵义市| 北安市| 筠连县| 廊坊市| 贺州市| 阳城县| 永城市| 临漳县| 富阳市| 文昌市| 河源市| 内江市| 全州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