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NFC技術詳細介紹

        NFC技術詳細介紹

        作者: 時間:2011-06-19 來源:網絡 收藏

        1.標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163.htm

        由Philips、Nokia和Sony主推的一種近距離無線通信(IP-1),并向ECMA國際組織提交標準草案。這項開放規格NFCIP-1被認可為ECMA-340標準,并由ECMA向ISO/IEC提交標準,現在該技術被批準納入ISO/IEC18092。2003年NFCIP-1被ETSI批準為TS 102 190 v1.1.1。為了兼容非接觸式智能卡,2004年NFC論壇又推出了NFCIP-2規范,并被相關組織批準為ECMA-352、ISO/IEC 21481和ETSI TS 102 312 V1.1.1。

        其中NFCIP-1標準規定NFC設備的調制方案、編碼、傳輸速度與RF接口的幀格式,以及主動與被動NFC模式初始化過程中,數據沖突控制所需的初始化方案和條件。此外,這些標準還定義了傳輸協議,其中包括協議啟動和數據交換方法等。

        NFCIP-2則指定了一種靈活的網關系統,用來檢測和選擇三種操作模式之一:NFC卡模擬模式、讀寫器模式和點對點通信模式。選擇既定模式以后,按照所選的模式進行后續動作。網關標準還具體規定了RF接口測試方法(ISO/IEC 22536和ECMA-356)和協議測試方法(ISO/IEC 23917和ECMA-362)。這意味著符合NFCIP-2規范的產品將可以用作ISO/IEC 14443 A和B以及Felica(Proximity Cards)和ISO 15693(Vicinity Cards)的讀寫器。

        2. NFC技術特點

        NFC技術的要點有:

        (1)在ISO/IEC 18092 NFCIP-1下進行標準化;

        (2)以13.56MHz RFID技術為基礎;

        (3)通信距離為20cm;

        (4)與現有的非接觸式智能卡國際標準相兼容;

        (5)數據傳輸速率106kbit/s、212 kbit/s或424kbit/s。

        2.1、近距離感應

        NFC設備之間的極短距離接觸,主動通信模式為20cm,被動通信模式為10cm,讓信息能夠在NFC設備之間點對點快速傳遞。

        2.2、安全的通信

        除了極短距離通信先天的安全性;避免信息遭監控與竄改。NFC的安全機制也可通過加/解密系統來確保移動裝置間的安全通信。數據安全方面除標簽的密碼保護外,數據部分可用一些算法實現安全管理,如DES、RSA、DSA、MD5等,讀卡機與卡之間也可相互認證,實現安全通信和存儲;

        2.3、快速的處理速度

        從NFC移動設備偵測、身份確認到數據存取只需要約0.1s的時間即可完成。

        2.4、服務的配對訪問

        通過NFC技術可在單一移動設備上提供多種應用服務。這些應用服務一一對應到移動設備上有,而啟用每一服務時必須輸入對應的密鑰才能訪問,這樣的管理方式讓單一移動設備上的多個服務能夠確保其安全性。

        2.5、主被動通信模式切換

        手機內信息既能夠被讀卡器讀取,手機本身也能作為讀卡器,還能實現兩個手機間的近距通信。

        3. NFC設備

        NFC設備是NFC通信的讀寫設備,可作為發起設備或目標設備,集成于個人移動通信終端的NFC多媒體手機是目前發展的主流。

        NFC標簽是儲存數據的IC,可被NFC設備讀取,通常應用在被動通信模式下。如符合ISO/IEC 14443規范的Philips公司的MIFARE卡和Sony公司的Felica卡。

        4. 通信模式

        NFC通信通常在發起設備和目標設備間發生,任何的NFC裝置都可以為發起設備或目標設備。兩者之間是以交流磁場方式相互耦合,并以ASK方式或FSK方式進行載波調制,傳輸數字信號。發起設備產生無線射頻磁場來初始化NFCIP-1的通信(調制方案、編碼、傳輸速度與RF接口的幀格式)。目標設備則響應發起設備所發出的命令,并選擇由發起設備所發出的或是自行產生的無線射頻磁場進行通信。

        4.1、主動模式

        在主動模式下,每臺設備要向另一臺設發送數據時,都必須產生自己的射頻場。如圖1所示,發起設備和目標設備都要產生自己的射頻場,以便進行通信。這是點對點通信的標準模式,可以獲得非常快速的連接設置。

        4.2、被動模式

        在被動模式下,NFC發起設備(也叫主設備,啟動NFC通信的設備),擰U饈塹愣緣閫ㄐ諾謀曜寄J劍可以獲得非?燜俚牧接設置

        4.2、被動模式

        在被動模式下,NFC發起設備(也叫主設備,啟動NFC通信的設備),在整個通信過程中提供射頻場(RF-field),如圖2所示。它可以選擇106kbit/s、212kbit/s或424 kbit/s其中一種傳輸速度,將數據發送到另一臺設備。另一臺設備稱為NFC目標設備(從設備),不必產生射頻場,利用感應的電動勢提供工作所需的電源,使用負載調制(Load Modulation)技術進行數據收發。

        移動設備主要以被動模式操作,可以大幅降低功耗,并延長電池壽命。在一個應用會話過程中,NFC設備可以在發起設備和目標設備之間切換自己的角色。利用這項功能,電池電量較低的設備可以要求以被動模式充當目標設備,而不是發起設備。



        關鍵詞: 介紹 詳細 技術 NFC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江县| 丰台区| 清新县| 佛学| 台湾省| 成武县| 西盟| 沂源县| 清丰县| 横山县| 共和县| 凉山| 五原县| 广宗县| 营口市| 绥中县| 高台县| 拉孜县| 永城市| 芜湖市| 朝阳区| 永登县| 洛阳市| 霍林郭勒市| 锦屏县| 海门市| 应用必备| 蕉岭县| 宁海县| 柞水县| 孙吴县| 平远县| 综艺| 内乡县| 左贡县| 子长县| 萝北县| 开封县| 云安县| 慈利县| 荣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