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計

        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06-21 來源:網絡 收藏

        移動監測系統一般由采集設備、終端管理計算機、監控中心組成,它可將采集設備安裝于可移動載體,從而將現場采集到的經終端管理計算機處理后,通過數據傳輸通道傳送到監控中心,以便監控中心隨時了解現場的狀況,從而實現遠程移動監測。考慮到實際應用的需要,本文了一種基于CDMA或GPRS的網絡數據。該系統可根據傳輸要求的不同更換相應模塊,從而完成更多功能。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6150.htm

        1 數據傳輸方式

          本文采用的是高性能的微處理器LPC2210,該器件可以廣泛應用在工業、民用無線數據傳輸領域,特別適用于一些難于布線的地區和邊遠地區。采用的 CDMA無線數據傳輸模塊采用華為EM200,并通過標準RS232接口與處理器相連。本文介紹的是如何傳送用戶數據信息。實際上,用戶數據信息只是整個信息傳輸管理系統的一個應用,通過更換不同的數據源模塊可實現不同的信息傳輸,從而構成不同的信息傳輸管理系統,如遠程抄表系統、水文數據采集系統等等。

          2 組網方案

          M2M(機器到機器)數據傳輸方式目前在多個行業中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它可通過數據采集終端對分布于各地的數據進行采集,并將采集到的數據通過通用接口鏈接到CDMA無線傳輸模塊,再通過它對數據進行透明傳輸,將相應數據發送到相應的數據中心。圖1所示是基于CDMA的移動無線數據的結構原理圖。無線數據與用戶的數據中心之間一般可通過TCP/UDP建立數據連接。用戶的數據中心作為通信的服務端,具有公用的固定IP,并指定偵聽端口。無線數據傳輸系統中的數據傳輸模塊可設定為上電自動撥號,如果無線數據傳輸系統與用戶的數據中心之間采用TCP協議傳輸數據。則自動與服務器建立TCP連接。

          3 無線數傳終端的硬件組成

          無線數傳終端的硬件部分主要包括ARM CPU控制模塊、CDMA Modem模塊及電源三部分,其硬件連接關系和結構框圖如圖2所示。

          LPC2210是Philips公司的一款16/32位ARM7TDMI-S CPU微控制器。它是基于ARM通用體系結構的RISC微處理器,具有低成本、低功耗、高性能等優點。通常通過RS232/485口接收到用戶數據并將數據打成IP包后,可利用EM200模塊接入CDMA網絡,然后通過各種網關和路由將數據發送到外部網絡或者數據處理中心。嵌入式CPU芯片是整個數據采集終端的核心,它不僅要能支持嵌入式操作系統,而且要提供Modem接口用于對CDMA的控制;EM200模塊主要完成無線上網功能,它可通過RS232接口與ARM CPU的Modem接口進行連接,以完成對模塊的控制(比如撥號和切換模式等)。一旦通過模塊連接上Internet,那么,采集到的數據就可以用 TCP/IP傳輸方式發送到任意一個具有公網IP地址的主機上去,從而實現數據的無線傳輸。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靖安县| 江永县| 黄陵县| 商水县| 中阳县| 赣州市| 德保县| 汉阴县| 红桥区| 通榆县| 衡水市| 正镶白旗| 沛县| 宁德市| 扎兰屯市| 双辽市| 河东区| 晋宁县| 湘阴县| 阳泉市| 高雄市| 镇平县| 顺昌县| 霸州市| 贵德县| 溆浦县| 辽阳县| 黄龙县| 开化县| 嘉荫县| 边坝县| 中方县| 渭南市| 五原县| 浦城县| 诏安县| 榕江县| 美姑县| 临泽县| 淳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