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混戰:IPTV和多屏聯動
IPTV經歷這么多年的發展,其產業形態已經基本成形,商業模式也初具雛形,而且大規模的投入已經完成,隨著用戶規模的提升,其價值將逐步展現。這一切和運營商的市場能力和支撐服務是分不開的。而隨著寬帶價值的下降,提供全業務服務將成為運營商的發展方向,電視更將成為運營商手中必備的服務之一,因此,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沒有必要因為互聯網電視而放棄IPTV。而應在后續的發展中充分借鑒現有互聯網電視等優勢進行發揚創新,不固步自封,與時俱進,把IPTV推進入下一代的產業新階段。
個人認為,下一代的IPTV必須要注意以下方面:
1、 終端無論是機頂盒還是電視機一體機,必須要提升終端性能,以支持更多的新應用和新體驗。現在IPTV最大的問題就是終端功能限制了產業升級。導致IPTV始終止步不前。如果不能再在業務上有所突破,那么IPTV在日新月異的新品追擊下就會真正面臨困境。
2、 業務無論是多還是好,必須要注重對電視用戶的需求分析,把握好個性需要和共性之間的均衡,Android有優勢,但不能為了Android而Android切勿陷入有量無質的誤區,寧精勿濫,不要把用戶拉入眼花繚亂,無所適從的境地;切勿盲目過度注重業務的技術而忽視市場可行性,要和市場熱點形成快速反饋機制。
3、 注重IPTV機頂盒和PC屏、手機屏、PAD屏之間的業務聯動,為用戶提供更多的業務體驗同時也進一步挖掘用戶價值。要分清電視屏的主要屬性,不要把過多不適合電視操作的業務盲目加載在電視上,而要充分結合其他屏的特性,最終在業務體驗上實現優勢合一。
4、 在市場運營上,以低端盒子鋪用戶規模,形成對寬帶業務發展的支撐;以高端盒子切入高端和行業用戶市場,挖掘業務和產品本身的價值,形成自上而下的用戶消費習性改變。
5、 在業務的運營上,建議逐步改變現在電信對于業務大一統的管理方式,而是積極培養頻道或者業務虛擬運營商,適當放權,充分發揮他們的市場敏感性以及趨利性,從而實現產業的價值增殖。
IPTV要實現突破,將不完全是技術的問題,而是在于運營思路上的改變。電信運營商的未來定位是智能管道,其中管道是電信的固有優勢,而隨著帶寬的提升,可以為其后續服務提供越來越大的基礎優勢的同時也面臨著ARPU值的下滑,因此需要從現有的單一業務形態向全業務服務轉變。而智能定位則是電信運營商后續的發展核心,也是其從粗放型業務向精細化運營轉變的關鍵。在管道基礎上發揮電信對于用戶在需求分析、管理能力、靈活業務方面的優勢,從而打造綜合能力更強的服務平臺。而IPTV業務本身和智能管道的結合將有助于下一代全業務的更好發展。
三、多屏衍生價值
雖然PC、手機、電視的三屏聯動概念已探討了多年,但真正引發其轉折的在于IPAD產品的推出和Android系統的廣泛使用,PAD產品的推出改變了移動屏業務體驗差得弱點,同時操作優勢也使得其可以更好的發揮在多屏間的關聯價值,Android系統開放優勢,則在技術上為了多屏聯動提供了完善的技術方案。
智能電視的推出和社交化趨勢的普及,則在產品應用和業務需求方面為多屏聯動的發展提供了更為現實的目標。因此,多屏聯動不僅將成為互動產業下一步的發展趨勢。而且也是真正實現產業價值的關鍵。
我們目前所看到的無論是基于電視機終端的IPTV還是內容互聯網化的互聯網電視形態,更多還是基于業務角度。而隨著產業技術的升級和終端產品間的關聯性加強,以及社交化概念的加入,電視機終端將從單純的視頻顯示終端,開始朝著承載著更多交際功能的互動終端延伸,從而極大提升其價值內涵。
但是,這一價值屬性的呈現,絕非依托單一的電視屏就能完成的,還必須在電視屏的基礎之上融入其他屏的配合,如手機屏、PAD屏等。通過這多屏聯動,來更大化的發揮電視媒體的業務體驗空間。也為電視產業帶來1+1〉2的產業空間,這也將是后續電視產業運營者所將面臨的挑戰。
在未來多屏聯動的產業鏈中,通信運營商依托其手中所掌握的網絡資源和多屏用戶優勢而占絕主導的地位,不僅充分提升全業務服務的能力,同時這將是實現智能管道價值最大化的最佳途徑。
從三網融合到多屏聯動,這是從宏觀產業到具體業務的體現;同時業務推動產業,從IPTV、互動電視、互聯網電視的三足鼎立到多屏聯動,是不同運營商從各自角度縱深進行的業務融合,符合產業大勢,同時因聯動融合所產生的價值遞增而形成產業的更快發展。
小結:
電視新產業的發展現在正處于百花齊放的格局,更多的新概念,新技術也層出不窮,這也為這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性,但在面臨多元化選擇的同時,切莫被概念沖昏了頭腦,我們需結合自有的實際,做出符合自身發展的選擇。須知導致先驅和先烈不同結局的關鍵不在于眼光而在于時機,先烈的悲哀往往在于看準了方向,卻在一個錯誤的時間進入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