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聯網的蔬菜可追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它們的功能分別如下:
1)信息采集系統 信息采集系統包括RFID電子標簽(tag)、二維碼、閱讀器(Reader)以及數據交換和管理系統軟件,主要完成產品的識別和產品的EPC(Electronic Product Code)碼的采集和處理。
2)產品命名服務器(ONS) 產品命名服務器ONS(Object Name Service)主要實現的功能是在各個信息采集點與PML信息服務器之間建立關聯,實現從物品電子標簽EPC碼到產品PML描述信息之間的映射。
3)PML信息服務器 PML(Physical Markup Language,實體描述語言)信息服務器中的數據定義規則由用戶創建并維護,用戶根據事先規定的規則對物品進行編碼,并利用XML對物品信息進行詳細描述。在物聯網中,PML服務器主要用于以通用的模式提供對物品原始信息的規則定義,以便于其他服務器訪問。
4)業務管理系統 業務管理系統通過獲取信息采集軟件得到的EPC信息,并通過ONS找到物品的PML信息服務器,從而可以以Web的形式向Internet用戶提供諸如信息查詢、跟蹤等功能,用戶也可以通過手機或無線PDA實時了解物品的狀態。
3 基于物聯網的蔬菜可追溯系統設計
3.1 系統架構設計
基于物聯網的蔬菜可追溯系統采用了無線射頻身份識別和二維碼技術,每棵蔬菜上都貼上二維碼,不管蔬菜賣到哪里,消費者都可以查到蔬菜的來源。基于物聯網的蔬菜可追溯系統的結構如圖2所示。它主要由蔬菜識別、信息處理/控制/跟蹤、PML服務器、本地數據庫服務器、業務系統5大模塊組成。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980.htm
它們的作用分別如下:
1)蔬菜識別 蔬菜識別系統的核心是蔬菜的編碼和識別。由于每棵蔬菜的條形碼都有唯一編碼,不管蔬菜賣到哪兒,只要輸入蔬菜的編號,就可以對蔬菜進行跟蹤和監控。所以,在基于RFID或二維碼標簽的蔬菜可追溯系統采用EPC碼作為蔬菜的唯一標識碼,標簽由芯片和天線(Antenna)組成,每個標簽具有唯一的產品電子碼。EPC碼(Electronic Product Code)是Auto-ID研究中心為每個物理目標分配的唯一的可查詢的標識碼,其內含的一串數字可代表蔬菜類別和蔬菜ID、生產日期和生產地等信息。同時,隨著蔬菜的銷售轉移或變化,這些數據可以實時更新。通常,EPC碼可存入硅芯片做成的電子標簽內,并附在被標識蔬菜上,以被信息處理軟件識別、傳遞和查詢。
2)信息處理/蔬菜控制/跟蹤 信息處理/控制/跟蹤模塊是系統的核心功能模塊,它通過數據采集接口、信息處理、蔬菜跟蹤和監控3個接口同其他功能模塊進行交互,從而實現蔬菜的自動處理。
3)PML服務器 PML服務器主要由蔬菜生產廠家創建并維護的服務器,它以標準的XML為基礎,提供蔬菜的詳細信息,如蔬菜類別和ID、登生產日期和產地等信息,并允許通過蔬菜的EPC碼對蔬菜信息進行查詢。
4)本地數據庫服務器 本地數據庫服務器主要用于存儲數據采集和處理接口獲得的蔬菜信息,以便在業務系統中查詢和維護。例如,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或無線PDA或Web客戶端隨時隨地查詢蔬菜的當前狀態。
3.2 系統開發平臺
該系統運用Internet環境,采用B/S模式進行開發。系統服務器端操作系統選用Linux,主要技術為Java EE和使用Java語言編程,數據庫系統選用Oraclell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