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RFID技術港口集裝箱物流應用
4.收貨人端
部分集裝箱是直接運送到當地收貨人所在位置。收貨人在收到集裝箱之后,直接剪斷電子標簽的插拴,完成集裝箱的安全的旅程。
安全之旅三級定義
1.儲運中心
集裝箱倉儲場內的出口管制車道上方,設置一組RFID 觸發器與RFID讀取器,傳送至集裝箱倉儲辦公大樓信息室內的現場工作服務器,現場工作服務器再將信息傳回至TSS系統,啟動陸路運輸的集裝箱安全監控。
2.碼頭集裝箱場
碼頭集裝箱場內一共設置兩組RFID 閱讀器,分別是控制中心RFID進場讀取器、集裝箱場內RFID監控閱讀器。
港口控制中心設置的RFID進場閱讀器可主動讀取裝有RFID電子標簽的集裝箱進場信息,配合現場既有的設施,閱讀器安裝在獨立燈桿上,離地約5米的高度,讀取范圍為9米。
集裝箱場內RFID監控閱讀器則配合場內跨載機,分別裝置在RT1、RT4、RT5、RT8等4個機組上,以便監控港口內裝有RFID電子標簽集裝箱的安全狀態。
RFID讀取器將讀取到的集裝箱信息透過港口本身的光纖網絡,傳送至辦公大樓信息室內的現場工作服務器,現場工作服務器再將信息傳回至TSS系統,啟動海運運輸的集裝箱安全監控。
3.安全狀態數據分析
TSS系統以集裝箱安全警報信息對集裝箱的安全狀態進行監控,該信息依其對集裝箱安全影響的嚴重程度可分別歸類為“Tamper”(嚴重)、 “Suspect”(中等)、“Alert”(注意)三種等級。TSS系統若是出現“Suspect”信息,處置方式則可通過TSS系統的網頁接口查證集裝箱發生安全警報信息的原因,之后恢復集裝箱的安全狀態。TSS系統若是出現“Alert”信息,基本上“Alert”將不會危及集裝箱安全,系統管理人員則必須了解啟動信息的原因,并對相關配合單位進行協調,以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海外案例
韓國政府加強國際集裝箱管理
韓國政府去年整個夏天一直在策劃“智能集裝箱”項目,2004年12月正式推出并資助了這個計劃。安裝有Savi生產的智能標簽和傳感設備的智能集裝箱,在Savi的運輸安全系統(TSS)軟件的監控下,從釜山港口運往美國西海岸和歐洲主要的港口。
案例
港口應用RFID的意義
每年大約有58億噸的貨物,即全球貿易量的80%通過海運進行,但大約只有5%的集裝箱會受檢測。如何保護由46000只海船運往全球4000個港口的 1100萬個集裝箱的安全,超高頻系統通過電場來傳輸能量。電場的能量下降的不是很快,但是讀取的區域不是很好進行定義。該頻段讀取距離比較遠,無源可達10m左右。主要是通過電容耦合的方式進行實現。
港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缺乏統一的標準
當前制約RFID發展的最大障礙是技術標準。全球現有117個針對數據交換的RFID協議標準。與標準的制定相關的還有RFID所采用的頻段之爭。
價格仍是限制RFID發展規模的關鍵因素
與過去兩年相比,RFID標簽的價格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降低。生產廠商希望通過擴大規模以降低成本,而更多的用戶則在等待價格降低后再進入。
【無線之家】 產業鏈的組成
RFID的產業鏈由芯片設計與制造技術、天線設計與制造技術、芯片封裝技術、讀寫設備開發與生產技術、系統集成和數據管理軟件平臺、應用系統開發組成。近幾年,海關的RFID應用將被廣泛看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