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shè)計應(yīng)用 > 微距條件下的無線傳能的實現(xiàn)

        微距條件下的無線傳能的實現(xiàn)

        作者: 時間:2011-08-29 來源:網(wǎng)絡(luò) 收藏

        3 主要元器件選擇

          電源變壓器T1:5VA18V,這里利用現(xiàn)有的雙18V的,經(jīng)整流濾波后得到約24V的直流

          繼電器J:DC24V,經(jīng)測量其可靠吸合電流為13mA

          保險管FUSE:快速反應(yīng)的1A

          可調(diào)電阻RP1和RP2:用精密可調(diào)的

          諧振電容C8:瓷介電容耐壓不小于63V

          整流橋D5-D8:用高頻開關(guān)管1N4148

          精密電壓源:TL431

          運放IC3:OPA335,TI公司的軌對軌精密單運放

          晶體管Q3、Q4和Q5:要求漏電流小于0.1uA,放大倍數(shù)大于200,圖中已標(biāo)型號

          發(fā)光管LED2:普亮(紅),正向VA特性盡可能陡直(動態(tài)電阻小,穩(wěn)壓特性好)

          發(fā)送線圈L1:用U1mm的漆包線在U66mm的圓柱體(易拉罐正好)上密繞20匝,用502膠適當(dāng)粘接,脫胎成桶形線圈

          接收線圈L2:用U0.4mm的漆包線在同樣的圓柱體上密繞20匝,脫胎后整理成密圈形然后粘接固定。這是為了使接收單元盡可能薄型化

          4 調(diào)試要點

          在發(fā)送單元的FUSE1回路上串入電流表,以保持監(jiān)測。按以下順序調(diào)試。

          4.1 調(diào)工作頻率

          調(diào)PR1使F1-F2產(chǎn)生的方波頻率與C8L1的諧振頻率一致。此時電流表的讀數(shù)最小,接收線圈L2所得的感應(yīng)電壓最大,暫不接被充電池BT2.。

          4.2 調(diào)基準(zhǔn)電壓

          保持L1與L2相距2cm并同軸,此時C5兩端的直流電壓應(yīng)當(dāng)有18-20V。

          調(diào)RP2使其兩端電壓為4.15V,這就是鋰離子電池的充電終止電壓。改變L1與L2的間距,在0-6cm之間基準(zhǔn)電壓應(yīng)當(dāng)恒定為4.15V。

          任何一項調(diào)試必須在保證其他不變的情況下進行。

          4.3 調(diào)充電控制

          增大L1與L2的間距(約55mm),使C5兩端的直流電壓降為8V。或者關(guān)掉發(fā)送單元,在C5兩端接上8V的實驗電源。

          在運放輸出高電位的情況下,將R10換成5M的電位器,由大往小調(diào),在能保證Q4完全飽和的情況下,對其電阻的最大值取3/4,成為調(diào)定的R10。這是為了即保證控制可靠,又要盡可能省電。

          4.4 調(diào)充滿顯示

          在運放輸出高電位時,保證Q3截止(LED3不亮)的前提下,R5取最大。

          在運放輸出低電位時,在LED3中串入電流表,調(diào)R8使電流表讀數(shù)為0.5mA,此時LED3有足夠的亮度(方法同4-3,目的同4-3)。

          這樣,接收單元的充電控制電路總耗電不到2mA。其中R4支路有1mA左右,Q3和Q4有0.5mA(Q3和Q4不會同時導(dǎo)通),IC2耗電更小(小于0.01mA)。

          5 性能測試

          應(yīng)保證L1與L2附近沒有其他金屬或磁介質(zhì)。

          5.1 耦合性能

          在接收單元空載(不接被充電池)情況下,保持L1與L2同軸,改變L1-L2間距,測量接收單元C5兩端電壓DCV。

          在5cm內(nèi),充電控制電路能保證準(zhǔn)確可靠的工作,6cm仍可充電。

          

          5.2 充電控制

          保持L1與L2同軸并固定于相距2cm,接上待充電池,并接上電壓表。

          斷開SW,電流表讀數(shù)為10mA,此為慢充電工作方式;接通SW,電流表讀數(shù)為30mA,此為快充電工作方式。

          當(dāng)充電使電壓表讀數(shù)達到4.15V時,LED3熄且LED2亮,同時電流表讀數(shù)為零,表明電池BT2已被充滿并自動停止充電,并且顯示這一狀態(tài)。

          測試時,被充電池可用一只20000uF電容代替,以縮短充電時間便于測試。

          5.3 換能效率

          仍保持L1與L2同軸相距2cm,充電器分別工作于快充、慢充和停充,測量。

          

          5.4 電源切換

          斷開S1,繼電器復(fù)位,由直流電源BT1供電;接通S1,繼電器吸合,由交流電源供電,此時BT1被斷開。

          兩種供電方式對以上測試結(jié)果完全相同。

          S3用于兩種供電方式的人工切換或強行用直流,一般處于接通狀態(tài)。

          6 結(jié)語

          本設(shè)計僅針對100mAh左右的小容量鋰離子電池和鋰聚合物電池,適用于MP3、MP4和藍牙耳機等袖珍式數(shù)碼產(chǎn)品。將它推廣到大容量電池,并不存在原則性的障礙。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guān)鍵詞: 實現(xiàn) 無線 條件

        評論


        相關(guān)推薦

        技術(shù)專區(qū)

        關(guān)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来县| 乐昌市| 防城港市| 峨眉山市| 宁明县| 阿拉善左旗| 河北区| 乌恰县| 宁国市| 桂东县| 吴堡县| 汶上县| 古蔺县| 屏东市| 高淳县| 芜湖市| 武威市| 道真| 保德县| 石首市| 东明县| 汤阴县| 晋中市| 密云县| 江川县| 临海市| 大田县| 班戈县| 天峨县| 岳西县| 宁陕县| 诸城市| 伊吾县| 平江县| 拉萨市| 隆尧县| 阿拉善左旗| 曲周县| 兴隆县| 瑞金市| 韶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