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RFID智能型圖書館管理系統
采用XPM技術的RFID系統與其他RFID技術相比具有更多優越性(見表1)。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469.htm
2 X-RFID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X-RFID應用系統由標簽、天線、讀寫器、數據管理系統4部分組成,如圖2所示。
X-RFID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的核心,又稱為射頻標簽,其英文名為TAG,也有稱為LABEL的。電子標簽是射頻識別系統真正的數據載體。一般情況下,射頻標簽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組成,每個標簽具有惟一的電子編碼,附著在物體上標識目標對象;當受無線電射頻信號照射時,能反射回攜帶有數字字母編碼信息的無線電射頻信號,供閱讀器處理識別。依據射頻標簽供電方式的不同,可以分為有源(Active Tag)和無源(Passive Tag),有源標簽內裝有電池,無源標簽內部沒有電池。
讀寫器是讀或讀/寫電子標簽的電子裝置,有時也被稱為閱讀器(Reading Device)、查詢器(Interrogator)、通信器或讀出裝置,可設計為手持式或固定式。讀寫器是信號產生、發射、接收的設備,它產生的射頻信號,經功率放大器放大,通過天線發射出去,同時接收由標簽反射回來的信號,經射頻接收器進行收發分離,然后進行檢波、解調、通過前置放大器放大,送至讀出計算機進行處理。當標簽進入磁場時,讀寫器通過天線向標簽發一組固定頻率的電磁波,標簽內有一個LC串聯諧振電路,其頻率與讀寫器發射的頻率相同,在電磁波的激勵下,LC諧振電路產生共振,從而使電容內有了電荷,在這個電容的另一端,接有一個單向導通的電子泵,將電容內的電荷送到另一個電容內儲存,當所積累的電荷達到2 V時,此電容可作為電源為其他電路提供工作電壓,將卡內數據發射出去或接取讀寫器的數據,還原標簽中的物體信息,從而達到識別物體的目的。讀寫器的天線可以內置,也可以外置。
X-RFID的工作頻段,對射頻識別系統來說,最主要的頻率是0~135 kHz,以及ISM頻率6.78 MHz,13.56 MHz,27.125 MHz,40.68 MHz,433.92MHz,869.0MHz,915.0MHz(在歐洲不使用),2.45GHz,5.8GHz以及24.125GHz。
3 X-RFID在圖書館中的應用
采用RFID技術進行圖書館業務的自動化,就必須要求RFID標簽對數據保存的期限、成本的承受能力、數據的安全性等方面都有著極高的要求,而按照目前最通用的基于EEPROM技術的RFID標簽,則存在著數據保存時較短、安全性不高、成本較高、數據容易丟失等缺陷。所以,在各種RFID技術中,采用XPM技術是最適合用于RFID圖書館管理系統中的。這不僅有效地解決了數據保存時期和安全性,也相對降低了RFID圖書館管理系統的運行和實施成本,同時也為RFID在圖書館行業的廣泛應用提供了充分條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