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基于Xbee Pro和網絡技術的智能公交系統設計

        基于Xbee Pro和網絡技術的智能公交系統設計

        作者: 時間:2011-12-02 來源:網絡 收藏

          而一旦協調器啟動PAN, 便允許路由器和終端設備結點加入PAN.作為ZigBee終端設備的車載終端加入PAN時, 將收到一個16位的網絡地址, 同時發(fā)送和接收來自作為ZigBee協調器的電子站牌終端的數據。PAN協調器的網絡地址總是0.由于站牌上ZigBee模塊的網絡物理地址是唯一的, 故可通過物理地址向站牌發(fā)送信息。

          圖5 公交車與站牌組網方式

          圖5 車與站牌組網方式

          3.2 ZigBee模塊的API操作

          XBee 具有空模式、接收模式、發(fā)送模式、睡眠模式和命令模式等5種操作模式。對于每一種操作模式, 還有透明方式和應用程序接口(API) 方式兩種操作方式。當工作在透明方式時,模塊可替代串口線的作用, 并以字節(jié)為單位操作各種信息; 而當工作在API 方式時, 所有進出模塊的數據均被包含在定義模塊的操作和事件的幀結構中。本文采用API操作方式。

          API操作要求模塊之間通過一種結構化的接口進行通信(數據通過一種定義好序列的幀來交互通信)。API對通過串口數據幀進行命令發(fā)送、命令響應, 以及模塊狀態(tài)信息的傳送與接收作了規(guī)定。

          (1) ZigBee發(fā)送請求

          車到達站牌后, 應根據站牌的MAC地址將日期、時間、車號、線路、車內人數、行駛方向等信息發(fā)送到電子站牌。公交車ZigBee模塊發(fā)送模式的API幀結構定義如圖6所示。其中的Bytes6-13為站牌的MAC地址。  圖6 公交車TX請求API幀結構圖

          圖6 公交車TX請求API幀結構圖

          (2) ZigBee發(fā)送狀態(tài)。

          為實現可靠傳輸, 當公交車傳送信息給電子站牌的請求完成后, 必須得到電子站牌的確認信息, 因此還必須得到電子站牌回饋給公交車的發(fā)送狀態(tài)信息。這個信息將指出數據包是否被成功發(fā)送, 或者發(fā)送失敗。如果發(fā)送失敗必須重新發(fā)送公交車的信息, 直至發(fā)送成功。

          電子站牌根據公交車的MAC地址, 不斷的向PAN內發(fā)送信息, 并通過回讀發(fā)送狀態(tài)來確定是否有公交車加入網絡, 如果有, 則根據網絡地址識別公交車, 并將公交車的定位信息發(fā)送到監(jiān)控中心, 從而實現對GPS定位方式的補充。  圖7為公交車ZigBee模塊的TX狀態(tài)幀結構

          圖7為公交車ZigBee模塊的TX狀態(tài)幀結構

          其中的Bytes 9為傳送狀態(tài)信息, Bytes6、7為接收模塊的16位網絡地址。

          (3) ZigBee接收包。

          電子站牌收到公交車發(fā)來的狀態(tài)信息數據包后便進行解析, 并通過站牌的GPRS模塊發(fā)送到監(jiān)控中心。電子站牌ZigBee模塊接收模式的API幀結構定義如圖8所示。圖中的Bytes5-12為公交車的MAC地址。

          圖8 電子站牌RX的API幀結構圖

          圖8 電子站牌RX的API幀結構圖

          3.3 GPRS網絡通信

          電子站牌收到公交車發(fā)來的信息后, 將通過GPRS-DTU發(fā)送到監(jiān)控中心, 然后由監(jiān)控中心將所有公交車發(fā)來的信息通過Internet發(fā)送給站牌。

          GPRS DTU有透傳模式、AT+i命令模式、自動IP注冊模式、遠程維護和流控五種模式。在的電子站牌終端中, DTU將使用透傳模式與服務器進行信息的交互。通過透傳模式可將電子站牌異步串口通信轉換成TCP/UDP協議的網絡通信。其主要目的是通過串行通信的簡單設備實現在IP網絡上的通信, 而數據格式不發(fā)生任何改變。這一點非常重要, 由于數據格式在經過DTU前后均不發(fā)生任何變化, 由此, 電子站牌原有的設備及軟件不用作任何升級, 就可直接應用。

          DTU的透傳模式可使電子站牌客戶端在發(fā)起通信請求時, 使DTU必須與服務器建立網絡連接。也就是說, 電子站牌下位機與服務器進行數據傳輸時, 首先是電子站牌下位機要與DTU設備的串口相連, 在DTU進入透傳模式后自動被調用, 并與服務器建立網絡連接, 當網絡連接建立后, DTU將自動完成串口到網絡通信的轉換, 以便所有數據可透明地在服務器軟件與電子站牌下位機之間雙向傳輸。

          服務器與電子站牌終端通信可通過套接字socket 來實現。首先在服務器上建立一個監(jiān)聽Socket對象, 并綁定在一個固定端口上, 然后,每當電子站牌客戶端發(fā)送一個SOCKET連接請求,服務器端就會新開啟一個線程, 并在其中創(chuàng)建一個socket與電子站牌客戶端的socket通訊, 直到電子站牌客戶端程序關閉, 該線程結束, 然后服務器主線程的socket在應用程序退出時關閉。通過多線程的Socket程序, 可以實現一個服務器與多個電子站牌客戶端的通信。

          以下是服務器socket多線程的具體實現程序代碼:

          DWORD WINAPI AnswerThread ( LPVOIDlparam) //收發(fā)線程入口

          {//創(chuàng)建線程時把服務器建立的新套接字傳給lparam

          SOCKET ClientSocket = ( SOCKET) ( LPVOID)lparam;

          int bytesRecv;char sendbuf [ 32] = “ ” ;char

          recvbuf [32] =“” ;

          while (1)

          {bytesRecv=SOCKET_ERROR;

          for ( int i =0;i 《 ( int) strlen ( recvbuf) ;i ++ )

          {recvbuf [i] =‘

        主站蜘蛛池模板: 钟山县| 安福县| 昭通市| 澄城县| 建昌县| 喀喇沁旗| 张北县| 林口县| 阿巴嘎旗| 泗水县| 铁岭市| 西昌市| 尉氏县| 耿马| 隆林| 章丘市| 左贡县| 安达市| 镇远县| 东光县| 阳谷县| 大姚县| 平谷区| 徐汇区| 南康市| 纳雍县| 清苑县| 安新县| 榆树市| 万荣县| 镇江市| 巴彦县| 哈尔滨市| 东丰县| 喀什市| 甘肃省| 孝感市| 奉新县| 恭城| 安龙县| 泰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