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發(fā)射器工作原理分析

        無線發(fā)射器工作原理分析

        作者: 時間:2012-01-04 來源:網(wǎng)絡 收藏

        電路圖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371.htm

        無線發(fā)射器電路圖及工作原理分析 http://www.elecfans.com

        Q1是共發(fā)射極變壓器耦合振蕩電路:負載是變壓器T的衩級線圈,集電極輸出信號經(jīng)T耦合后,由次極經(jīng)C1送基極,構成正反饋,起振。基極同時送入低頻調制信號,對產(chǎn)生的高頻振蕩進行幅度調制。
          Q2是緩沖放大級,Q1的輸出經(jīng)C3耦合到Q2(圖中右邊的“Q1”)基極,L1是Q2的負載電感;并經(jīng)C4/L2串聯(lián)諧振電路送到天線發(fā)射。R2接地,也就是零偏置,由于輸入信號幅度較大,且是以C4/L2諧振回路來選頻的,所以不怕失真,這樣效率較高。

        T、L1和9V處應該有一個連接點,這個電路由于基極沒有直流偏置,電路都在丙類放大。T的初、次級間相位是相反的,就是Q1集電極電流增加時T的初級感生電動勢右正左負,次級產(chǎn)生左正右負的感生電動勢,對C1的充電電流加大,當集電極電流減小時與上述情況相反。頻率由C1的容量、T的電感決定。

        發(fā)射功率現(xiàn)在這些參數(shù)不能決定,電壓知道,關鍵是電流不知道,電流(交流電流)由Q2(后邊三極管應該是Q2)的電流、基極的驅動、L1的阻抗決定。

        說道接收距離,和接收機靈敏度、傳播環(huán)境、天線高度,天線增益有關,籠統(tǒng)說也是理想距離,實際距離還有較大差別。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宁县| 德令哈市| 扶余县| 荃湾区| 射阳县| 通榆县| 日喀则市| 观塘区| 博野县| 晋中市| 泰宁县| 灵璧县| 松阳县| 苏尼特左旗| 简阳市| 梁山县| 淄博市| 上栗县| 敖汉旗| 东宁县| 普兰店市| 永寿县| 綦江县| 阿城市| 镇坪县| 大田县| 鄯善县| 南昌县| 县级市| 灵寿县| 尤溪县| 陇川县| 鄂托克旗| 沈丘县| 正安县| 灵台县| 河北区| 长汀县| 宁波市| 宣城市| 乐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