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無線視頻監控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無線視頻監控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方案

        作者: 時間:2012-05-08 來源:網絡 收藏

        為了建立起基于網絡、規范標準、大規模、低成本、可運營的系統,推動相關產業鏈快速形成,引領產業發展,需要解決以下關鍵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5022.htm

        · 端到端QoS保障:相比有線網,網絡帶寬窄、抖動大、遲延長,端到端圖像質量難保障,業務質量較難滿足用戶需求;

        · NAT穿越:無線網絡與用戶局域網之間往往存在異構網絡的NAT穿越

        1、端到端QoS保障

        針對端到端QoS保障出現的,一般可以采取以下

        · 無線視頻監控終端產品研發:為提高網絡上行速率,研發融合具備更大上行速率網絡模塊的新穎監控產品;

        · 自適應編碼優化:根據網絡抖動狀況,通過對分辨率、幀率、圖像質量等圖像編碼參數進行優化,對輸出碼流進行網絡自適應調整,降低丟包率;

        · 自適應傳輸優化:針對無線網絡抖動,優化傳輸模塊算法,優化冗余傳輸及丟包重傳機制,降低丟包對視頻質量的影響。

        相比3G網絡,WiFi具備提供大流量、高速率無線數據接入方面明顯的技術優勢,微波傳輸一般針對項目進行點對點帶寬設計,目前,WiFi和微波傳輸暫時不存在實際使用中網絡上行速率的瓶頸。在3G網絡,特別是在TD-SCDMA制式下,研發融合具備更大上行速率網絡模塊的無線視頻監控終端產品,具備現實的意義。如采用下一章的多流技術或通過以下多種方式將HSUPA芯片集成到視頻采集設備中,包括:

        · B2B接口;

        · mini PCI-E接口,如下圖所示;

        · 郵票孔(36管腳)接口;

        · USB接口;

        (1) 自適應編碼優化處理流程。

        · 媒體服務器向編碼器動態反饋接收到的碼率,編碼器根據鏈路情況動態調整輸出的碼流;

        · 編碼器對輸出流量進行完全整形,減少突發;

        · 媒體服務器對接收的報文進行亂序重整,減少抖動;

        · 客戶端向媒體服務器動態反饋接收到的碼率,媒體服務器根據鏈路情況進行擁塞避免;

        · 媒體服務器對輸出流量進行整形,減少突發;

        · 客戶端對接收的報文進行亂序重整,減少抖動。

        (2)自適應傳輸優化。

        報文組丟失數據可通過RS算法恢復時,則直接恢復;報文組丟失數據無法通過RS恢復時,則通過Selective ARQ機制請求發送端重傳,主要針對UDP傳輸模式,TCP自帶重傳機制。

        2、NAT穿越

        用戶NAT種類多樣、配置復雜,如何解決NAT穿越問題,保障視頻監控業務的順利使用,是無線視頻監控系統實施時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解決NAT穿越問題的主要方案包括:

        方案1:服務器中轉信令與媒體

        方案描述:服務器中轉方案中,監控前端攝像機與客戶端設備分別與監控平臺建立連接,由平臺對視頻流進行調度轉發。

        (1)優點

        · 可以解決前端以及客戶端的任何NAT的類型;

        · 可以簡單實現組播、廣播等應用場景。

        (2)缺點

        · 服務器中轉業務流不能滿足部分客戶的需求;

        · 服務器中轉帶來遲延增加,體驗降低。

        方案2:客戶端與前端點對點媒體傳輸方案

        方案描述:旨在解決市場需求中客戶端與前端直接建立媒體通道的要求,設立NAT中轉服務器,通過它令客戶端、前端了解自身網絡環境狀態,以便于雙方建立媒體鏈接。

        (1)優點

        · 無需平臺中轉,避免數據泄漏等業務風險;

        · 點對點媒體傳輸,傳輸遲延縮短。

        (2)缺點

        · 無法穿越對稱型NAT。

        常見無線視頻監控系統NAT穿越主要

        無線視頻監控傳輸優化

        隨著3G技術的發展,數據業務對網絡帶寬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普通的3G峰值速率已經不能滿足用戶對于無線帶寬的需求,尤其TD-SCDMA技術,由于載波帶寬的限制,在2:4的時隙配比下,網絡僅能提供上行256kbps、下行1.68Mbps的峰值速率,即使引入HSUPA技術,也僅能提供上行560kbps的峰值速率,遠遠不能滿足TD-SCDMA業務發展的需要。

        針對TD-SCDMA帶寬不足的問題,目前業界尚無很好的解決辦法,主要的嘗試包括如下。

        · 推出用于視頻監控業務的雙卡終端:期望兩張SIM卡同時為一個用戶服務。該解決方案的缺陷在于:缺乏與網絡側的溝通機制,網絡側可能將該終端的兩張SIM卡分配于同一載波上,如此則不會帶來容量的提升;

        · 雙載波捆綁技術:由于芯片技術尚不成熟,短期內無法引入。

        方案設計

        無線視頻監控終端側通過數據的整合、分解模塊,將發送的數據分解為多個數據流,網絡側采用多流調度機制,并且不同數據流采用不同載波承載,網絡側接收信號后將分解的多流數據進行整合。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蔡县| 石台县| 资源县| 龙口市| 咸丰县| 信丰县| 桂东县| 巫山县| 安乡县| 景谷| 富锦市| 嵊泗县| 芜湖县| 天峨县| 青川县| 南部县| 清远市| 新邵县| 宁津县| 蓬莱市| 营口市| 灵寿县| 和静县| 北碚区| 沭阳县| 手游| 阳山县| 图们市| 肇源县| 临高县| 和平区| 桂东县| 石嘴山市| 张家界市| 福贡县| 和田市| 武安市| 逊克县| 淮北市| 南通市| 吉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