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寬帶接入---寬帶衛星接入技術
一、概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635.htm衛星通信(SATCOM)網絡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彎管道衛星中繼和空中交換。
SATCOM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和多媒體信息業務,諸如交互視頻和多播等。
表中綜合了一些衛星通信系統, 它們可利用IP或ATM技術或兩者的結合。
表. SATCOM系統

GEO即同步衛星,離地球最遠,位于離地球3600公里的軌道上,它是與地球同步的,即它環地球飛行的速度與地球自轉的速度相同, 因而只需幾個GEO就可覆蓋全球。這樣的高度引起約250ms的傳播時延,所以適宜用于電視廣播、視頻點播和不對稱數據業務,而不宜用于交互的實時業務。
MEO是中地球軌道衛星,離地球10000~20000公里,其傳播時延約80ms,它不與地球同步,為覆蓋全球,需較多個衛星,但其數量遠小于LEO。
LEO是低地球軌道衛星,在離地球800~2400公里的上空飛行,往返時延僅0.03秒,這對于傳送時延敏感型業務如交互式多媒體業務十分有效,可用于高速數據接入、音頻和視頻業務、遠程醫療、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等。由于離地球較近,為覆蓋全球,必須使用多個衛星。
二、 衛星通信的類型
1. 彎管道衛星中繼和空中交換
在彎管衛星中繼中,衛星轉發器只執行信號放大和頻率轉換,不進行信號的檢波、解碼和規程轉換,它和信號格式無關,對規程是透明的,原則上任何用戶,只要有適當的終端,都可接入到衛星上,也稱為衛星中繼ATM(SR-ATM)。
空中交換則需要星上處理(OBP),也稱為衛星交換的ATM(SS-ATM),可提供更優越的網絡性能,包括OBP、OBS(星上交換)、OBR(星上路由)等。OBP又可分為以下三類:
第一類:基帶OBP、OBS、OBR
第二類: 中頻/射頻(IF/RF)處理和交換
第三:支持通信
2.基帶處理
基帶OBP比僅僅是信號放大和頻率變換的功能多得多,其功能包括解調、解復用、誤碼檢測和糾正、路由等,還包括數據交換、數據緩存、復用等。
信號再生技術通常被用于改善S/N,減小誤碼率,對ATM over SATCOM的運行而言,這是特別重要的。
除了信號再生和交換外,基帶OBP還使用束形成技術、動態的天線增益和覆蓋的按需分配等。
三、 幾項關鍵技術
1. 頻段的選用
由表中 可知,Skybridge選用Ku波段(12.4-18)GHz,頻段較低,星上設備的價格便宜些,其它系統較多的采用Ka波設(26.5-40)GHz,因為這個Ka波段的技術較成熟,用戶終端的價格較便宜。
2. GEO和LEO
GEO的好處是覆蓋范圍比LEO大,但傳播時延比LEO大,而且其升空所需費用也高。
LEO則相反,時延小,但覆蓋面積比GEO小得多,需較多數量的衛星,而且它要經受大氣摩擦,壽命僅10-12年,因而有的公司在計劃采用LEO和GEO的混合方案。
3. 增強的TCP
正在研究TCP/IP在衛星鏈路上的各種性能,以及TCP的各種實現方案,包括慢的初始算法。提供大的帶寬時延乘積的能力,塞控制,誤差恢復等。
4. IP、ATM和QoS的保證
IP、ATM或兩者的結合如IP/ATM,有望成為有效的未來多媒體信息網絡的骨干技術。未來的趨勢是不斷增加的、靈活的、面向分組的和QoS有保證的網絡。
5. SATCOM上IP的安全性
當電子商務業務增加時,必須做到網絡的可靠和安全。由于衛星鏈路的寬廣的覆蓋區域,信號的遮斷和錯誤可能性會增加。Internet規程安全{IPSec}機構必須保證確信、鑒權、完整性、接入控制和密鑰管理。確信意味著只有適當的用戶能接入信息,鑒權需要用戶的惟一性和有權接入的證明,完整性意味著信息未受破壞,接入控制應保證只有有權用戶才能接入,密鑰管理是一個關鍵問題,應提供一個有效的方法動態地產生密鑰。
6.IP路由和ATM交換
正在進行用于SATCOM的各種IP路由技術的研發,包括隧道、網絡地址翻譯、基于約束的衛星路由技術。
大多數寬帶商業衛星系統是基于ATM的,交換/路由是通過自己專用的規程完成的,它們是ATM、IP/ATM、封裝和隧道的組合。
四、 結束語
未來的衛星通信系統將能提供一系列寬帶業務。衛星系統可應用OBP或傳統的轉發器。星座可以是LEO、MEO或GEO,及其組合。綜合地面和衛星網絡,能更好地實現把基于Internet的業務送到最后1公里的用戶終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