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數據鏈系統中無線電信道一體化組件的設計

        數據鏈系統中無線電信道一體化組件的設計

        作者: 時間:2012-07-17 來源:網絡 收藏

        2.4.2 晶振對于指標決定性意義
        在上述兩種方案中,本振單元的核心器件應該是晶振,晶振的指標對的性能有著決定性的意義:晶振的準確度影響通信的捕獲帶寬,晶振的相位噪聲直接影響接收機的靈敏度。
        有關晶振的理念,方法有很多種,在此不再贅述有關晶振的內部的。而晶振的設計應首先關注上述兩個基本指標。更為關鍵的是在高低溫工作情況下,在振動工作情況下晶振指標的惡化。從晶振的實現形式上來看,恒溫晶振在高低溫下指標性能變化較小,而溫補晶振的體積很小可以采取較好減振措施。綜上,最佳的設計當然是選用恒溫晶振的同時,對做良好的減震設計,如圖5所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412.htm

        a.JPG


        2.5 天線端口
        在雙(多)天線的中,的設計需考慮到天線方向性因素和實際使用情況,合理布局。在端口電路上則需考慮使用隔離器以滿足和天線的良好匹配。
        在單天線中,組件的設計需考慮到收端和發(fā)端公用一個端口,一般應用環(huán)形器或者單刀雙擲開關以連接收發(fā)兩個通道。同時還要考慮到天線完全開路時,發(fā)射末端對接收前端的影響。

        3 設計的思路
        如何將各個單元組合成一個組件是此類組件的設計難點,一般的設計思路為:(1)確定外型結構和接口位置;(2)確定內部功能單元的布局;(3)考慮內部電磁兼容問題。
        3.1 確定外型結構和接口位置
        根據整個系統的要求確定外型結構,根據組件和其他分系統的功能分布確定各個接口位置,組件的安裝方式和固定位置。這些就形成了組件設計的基本限制條件,所有的后續(xù)設計都應該依據此條件進行組件的布局。
        3.2 內部功能單元的布局
        內部功能單元的布局應以最易實現功能連接的設計原則進行布局:接收前端連接下變頻通道;上變頻通道連接功放;本振連接收發(fā)通道;接收前端發(fā)射末端連接天線端口。
        3.3 內部電磁兼容問題
        由于各個功能單元存在多種頻率分量及各種各樣的諧雜波,組合出來的頻率分量就更為豐富。那么內部電磁屏蔽腔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各個頻率變化的通道和高增益放大的電路中最好使用電磁屏蔽腔配合微波接插件,以達到組件內部電磁兼容的要求。

        4 結束語
        本文對鏈系統中微波組件的設計進行了描述,各功能單元的電路實現形式應根據系統要求精心設計,并注重設計關鍵技術環(huán)節(jié)。設計應嚴格按照一定嚴謹設計思路進行布局。這樣可以滿足鏈系統對組件小型化一體化的要求。最終實現良好系統功能。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武县| 泾阳县| 河北区| 广水市| 东明县| 二连浩特市| 蓬莱市| 罗甸县| 建瓯市| 泸定县| 大同市| 桂东县| 巫溪县| 花莲市| 沁源县| 太谷县| 通河县| 青阳县| 当涂县| 双城市| 青浦区| 满洲里市| 新邵县| 富平县| 雅安市| 鹿邑县| 景德镇市| 讷河市| 江孜县| 开封市| 新干县| 平安县| 忻城县| 正定县| 台山市| 大荔县| 大厂| 峨山| 乐昌市| 梓潼县| 玛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