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設計應用 > 物聯網時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探究

        物聯網時代的計算機網絡技術教學探究

        作者: 時間:2012-08-10 來源:網絡 收藏

        摘要:物將成為今后五年IT行業發展的熱點,迅速掌握物技術已經成為高校改革的一個關鍵點。文章提出了在這門課程中的改革的創新思路,以求增加物相關知識,推動高校物聯網課程的改革,跟上發展步伐。
        關鍵詞:物聯網;IPv6;ZigBee;無線網絡

        0 引言
        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顧名思義就是指“物物相連的互聯網”,就是在物理世界的實體中部署具有一定感知能力、計算能力和執行能力的嵌入式芯片和軟件,使之成為“智能物體”,進而通過網絡設施實現信息傳輸、協同和處理,從而實現物與物、物與人之間的通信。
        2009年8月7日,溫家寶總理在無錫考察時提出要盡快建立中國的傳感信息中心(也稱為“感知中國”中心),標志著我國發展物聯網的信心與決心。事實上,物聯網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根據2005年國際電信聯盟(ITU)的定義,物聯網主要解決物到物(Thing to Thing,T2T)、人到物(Human to Thing,H2T)、人到人(Human to Human,H2H)之間的互聯。這一高度交叉的新興前沿領域在國際上備受關注,現在,物聯網已成為我國經濟領域的熱詞,也將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新型發動機。

        1 在物聯網發展中的作用
        物聯網可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和人們生活的各行各業,從而大大提升整個社會的信息化水平,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時,實現節能減排。物聯網的魅力來源于三大關鍵特征:第一,全面感知,即利用RFID、二維碼、傳感器等隨時隨地獲取物體的信息;第二,可靠傳遞,即通過各種電信網絡與互聯網的融合,將物體的信息實時準確地傳遞出去;第三,智能處理,即利用云計算、模糊識別等各種智能計算技術,對海量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處理,對物體實施智能化的控制。在業界,物聯網大致公認為有三個層次,其中底層是用來感知數據的感知層,中間是數據傳輸的網絡層,最上面則是內容信息的應用層。圖1所示是物聯網體系的基本架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4165.htm

        a.JPG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奉新县| 临清市| 淮阳县| 通渭县| 太白县| 封开县| 包头市| 崇文区| 上饶县| 开平市| 澄江县| 萨嘎县| 昭苏县| 岢岚县| 邳州市| 兴和县| 滁州市| 铜陵市| 大港区| 城步| 弥勒县| 那坡县| 武城县| 铜陵市| 隆林| 恩施市| 上虞市| 普兰县| 云霄县| 同仁县| 汤阴县| 三河市| 汶上县| 西宁市| 鄂伦春自治旗| 五大连池市| 富宁县| 平阴县| 惠来县| 重庆市| 延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