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LTE小區間干擾技術比較
2.3干擾協調/避免
對于0FDMA的接入方式。小區中心的用戶由于既不會受到本小區用戶的干擾.來自外小區的干擾源距離又比較遠,所以可以達到比較好的接收效果。而對于小區邊緣的用戶受到的外小區干擾則比較嚴重。
干擾協調,避免的核心思想是通過小區間的協調對一個小區的可用資源進行某種限制,以減少本小區對相鄰小區的干擾,提高相鄰小區在這些資源上的信噪比以及小區邊緣的數據速率和覆蓋。業界提出了很多干擾協調/避免的方法,本文將介紹一種被普遍認可的軟頻率復用方案。
在此方案中,每個小區中的子載波被分為兩組.一組稱為主子載波,另一組稱為輔子載波。主子載波可以在全部小區范圍內使用,而輔子載波只可以使用在小區的中心區域(見圖3)。這樣對于子載波的分配方式可以使得相鄰小區邊界使用的子載波均相

圖3軟頻率復用示意圖
互正交,使用相同頻率子載波的用戶距離足夠遠.從而有效地避免或減小相鄰小區在邊緣的用戶的同頻干擾。對于小區中心的用戶.由于其本身距離基站較近.且收到外小區的干擾較小,所以可以采用比較低的功率進行傳輸,而對于小區邊緣的用戶則恰好相反。所以一般情況下,主子載波允許的最大發射功率比輔子載波允許的最大發射功率高。在功率譜密度一定的情況下,分配給主子載波更多的功率意味著為主子載波分配了更寬的帶寬.輔子載波與主子載波的發射功率比可在0到1之間進行調整,對應的有效頻率復用系數則從3到1間變化。通過調整輔子載波和主子載波的功率比,軟頻率復用可以適應每個小區的業務分布變化。當高業務量發生在小區邊緣時,功率比設定為相對較小的值來獲得較高的小區邊緣吞吐量;相反,當業務量主要集中在小區內部時.可以設置較大的功率比。
對上面介紹的幾種對于LTE系統的干擾抑制的方案進行比較,可以看到,干擾隨機化繼續沿用 CDMA系統成熟的加擾技術,比較簡單可行.但面對的問題是將干擾視為白噪聲處理,可能會造成由于統計特性的不同而帶來的測量誤差。干擾刪除技術可以顯著改善小區邊緣的系統性能,獲得較高的頻譜效率,但是對于帶寬較小的業務(如VolP)則不太適用,在OFDMA系統中實現也比較復雜.后續對它的研究不多。干擾協調/避免則是目前研究的一項熱門技術,其實現簡單,可以應用于各種帶寬的業務.并且對于干擾抑制有很好的效果,適合于OFDMA 這種特定的接人方式,但是在提高小區邊緣用戶性能的同時帶來了小區整體吞吐量的損失。以上3種小區間的干擾抑制方法可以相互結合,相互補充,以獲得更高的系統增益。
3 結束語
LTE系統對頻譜效率的要求很高.由此產生的小區間干擾問題是影響系統性能的重要問題.干擾隨機化,干擾消除和干擾協調/避免作為有效的小區間干擾抑制技術,將會大大提高3GLTE系統的性能,特別是提高小區邊緣用戶的性能。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