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防偽讀寫器設計
2.3 13.56 MHz電子標簽
此系統采用13.56 MHz的RFID電子標簽卡來完成操作。讀寫芯片FM1702選用的是復旦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設計的基于ISO14443標準的非接觸式專用讀卡機芯片。FM1702SL使用的認證算法為三重認證,是基于密鑰長度為48比特的私有加密數據流。當一張電子標簽卡按照ISO144 43A協議被選中后,用戶可以按照標準協議繼續操作。在卡認證過程中,加密算法被初始化,在成功認證之后與卡的通訊處于加密狀態。FM1 702支持13.56 MHz頻率下的typeA非接觸通信協議和多種加密算法,芯片內部有高集成度的模擬電路,只需少量的外圍電路連接即可以使用,操作距離可以達到10 cm。支持SPI接口模式,內部包含512byte的EEPROM和64byteFIFO,具有TTL和CMOS 2種電壓工作模式。
2.4 無線發送部分
無線數據收發部分采用的是海凌科有限公司推出的全新的第三代嵌入式Uart-Wifi模塊產品HLK-WIFI-M03,內置IEEE802.11無線網絡協議棧以及TCP/IP協議棧,可以實現串口數據到無線網絡之間的傳輸,能將MCU串口中的數據以Wifi無線網絡形式發送出去。全面支持串口透明數據傳輸、DHCP協議動態IP地址分配和DNS域名解析功能,最高可達11 kB/s的發送速率。支持串口的波特率范圍1 200~115 200 bps,可使用的頻率范圍為2.412~2.484 GHz,通過連接符合IEEE802.11g/802.11b標準的2.4 G天線可以滿足頻率要求。
2.5 數據通信部分USB實現
此系統采用的是USB通信連接,芯片自帶有USB通信接口,但設備作為HID(Human Interface Device)設備來與主機通信。HID設備的一個好處是操作系統自帶了HID類的驅動,編寫程序時只需通過函數調用即可完成通信。可以大大減少初次使用讀寫器時安裝設備驅動帶來的不便。
3 各模塊功能的實現方法
此讀寫器在使用時有兩方面的功能,可以通過USB方式以及無線wifi方式傳輸數據。讀寫器與PC機通過在線判斷時采用的是USB的連接形式,此時的讀寫器作為一個HID設備。將讀寫器與主機通過USB口直接相連,讀寫器將解密后的數據通過USB傳給主機判斷,主機將收到的數據與數據庫中存儲的數據比對,即可核實產品的真偽信息。在PC機出現故障的情況下或是數據庫沒有更新時,可能會識別成判斷有誤,此種情況下可以通過無線方式將數據信息通過Wifi以無線形式傳輸給服務器由服務器判斷并返回判斷結果給讀寫器。利用讀寫器的這些功能可以保證及時對每個商品進行正常的真偽檢驗,可以時刻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4 軟件實現方法
目前使用的防偽系統設計主要是先讀取RFID電子標簽中的數據并傳輸給讀寫器,讀寫器對讀取的數據進行解密處理,將解密數據與服務器端數據庫中的信息比對,判斷商品的真偽。具體設計流程如圖2所示。其中讀寫器設計部分包括電子標簽的讀取、USB及wifi通信部分、數據解密處理部分和讀寫器與PC機相互通信部分的設計。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3662.ht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