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FID的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平臺設計與實現
摘要:為了提高企業工資支付保障信息化服務水平和整體運作效率,減輕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升服務品質,全面降低企業工資支付保障運作成本,設計了一種基于RFID的企業工資支付保障平臺。重點研究了云的系統模型以及其總體架構、業務流程、功能模塊和物理結構。應用結果表明,該方案可有效地集成和管理實現企業工資支付保障信息管理系統的網絡化,系統實施之后,企業工資支付保障的工作效率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關鍵詞:信息系統;工資支付;系統架構;服務平臺;RFID
工資支付保障信息系統平臺是一個利用信息化技術確保務工人員在工作時全方位管理的平臺,同時也是一個實現企業管理者、政府相關部門、民工互動交流的平臺。該平臺通過信息化設計,結合傳統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短彩信、流媒體、3G、RFID、視頻監控等成熟技術和平臺,實現企業、政府、務工人員的信息互通,實現三者的信息集成和互通,實現勞動監察部門對務工人員的管理和對務工人員利益保障的
密切融合。構建出一個安全的務工人員工作和社會環境的信息化綜合平臺,最大化的保障務工人員的利益和降低安全隱患事故,提供了一個企業管理者、政府相關部門、務工者、銀行等多方共享的信息化管理平臺。
系統的開發定位是以勞動監察大隊管理業務為核心進行展開,同時考慮了和其他已有或者設計中的多個系統的接口之間的數據交互和接口規范,為將來更高層次的信息管理規劃和設計預留了擴展余地。
1 系統主要功能模塊分析
1.1 系統總體結構
本信息管理系統由以下4大子系統組成。系統管理實現系統的組織架構以及用戶設置相應的信息,基礎數據管理是根據業務的需求,把業務管理中需要重復利用的數據以及資源標準化,從而實現統一管理。系統設計實現功能包括:用人單位、務工人員、勞動用工信息、動態預警、系統管理、公告信息等,具體內容如圖1所示。
1.2 系統的權限流程
為了更加清晰地表達系統的業務功能模塊,畫出關鍵業務模塊的功能流程圖,對于不同的角色,所承擔的任務各自不同,流程也不一樣,管理系統采用用戶分層結構,根據用戶角色分配權限和功能。其中系統權限控制如圖2所示。
1)省、市級勞動監察機構用戶
擁有最高權限,對全市信息進行查詢核對管理監督,并能及時查詢到某個用工企業在本市的用工業務開展情況,但無法查詢和操作修改各個區內部昆明市企業工資支付保障信息系統的權限。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