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技術與整車網絡系統
診斷管理的主要內容是故障管理。系統運行期間,功能自診斷因為隨機失效會產生相當數量的故障指示,不加處理容易造成虛警;對于正常的故障診斷,故障信息存儲也容易受到非易失性存儲資源的限制。故障管理將處理本地所有功能自診斷的故障指示,根據故障特性進行“識別-確認-退出”的過程管理;存在多個故障時進行類似堆棧的處理,保證高優先級故障信息的存儲;根據診斷協議的指令輸出或清空故障信息。
5.3診斷通信
區別于總線的在線通信,診斷通信被稱為離線通信,蓋因其非常在線特點。其服務層為診斷功能提供國際通用和自定義兩種診斷服務支持。診斷服務層為上層屏蔽具體通信特征,使其只考慮功能應用方面。每條診斷服務作為控制器功能的觸發條件或入口點。診斷服務層提供診斷服務(service)的軟件實施效率是保證控制器能夠及時響應外部診斷診斷請求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會話層控制器與診斷工具之間的通信使能,打開或斷開雙方的通信。當診斷工具與控制器間的應用服務無法維持時關閉這些服務。將所有服務功能分布到合適session中,滿足診斷功能分級是該設計目的。其傳輸層設計實現塊數據的傳遞功能,為大數據量的傳遞提供通信通道。此外還需定義傳輸層與上、下層之間的軟件接口,優化匹配參數。除診斷數據外,應用功能也存在塊數據傳輸需求(例如曲目名稱),因此傳輸層也面向應用軟件。其物理層將定義其相應的具體總線協議的初始化,如診斷數據幀標識符ID分配,還包括一些特殊硬件操作,如診斷工具接入步驟。
5.4 配置系統(圖10)
基于市場、工程等多方面需要,整車網絡存在大量的通過診斷進行的信息配置。以中級車為例,整車配置信息多達上百條、數十千比特。在項目的不同階段,對上述配置進行正確無誤的快速處理是配置系統的主要功能。
六、集成測試(圖11)
不同于零部件實施的測試,集成測試關注的是系統層面的測試驗證。
6.1基礎測試
基礎測試針對系統中總線、診斷等系統功能:控制器是否能夠及時地通過總線將采集到的傳感器信號傳遞給其他控制器,是否能夠及時響應其他控制器通過總線傳遞的指令并驅動執行機構;網關實現的功能是否正確(滿足設計要求);所有控制器是否能按規定進入/退出睡眠模式(網絡管理策略是否滿足設計規范);控制器網絡的電流消耗是否在規定的范圍之內;總線負載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在線診斷功能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6.2功能測試
根據系統架構、功能需求等設計規范,結合測試平臺結構和測試環境特點生成測試規范。測試規范詳細定義了測試要求和步驟,包括點火開關狀態、功能實現的條件、功能結果、具體描述及注意事項等。同時對誤用濫用也要進行詳盡分析,生成相應的測試文檔。
根據上述測試規范進行詳細的功能測試,以確認集成效果是否滿足設計規范。測試解決方案建立在標準系統框架基礎上,通過開放式接口提供完整的模型設計、測試設計、診斷和標定設計,虛擬試驗環境、實時仿真模型、試驗和試驗參數可在不同設計階段和項目中得以復用。
七、總結
本文對整車網絡開發和系統開發工作進行了詳細描述,結合嵌入式理論介紹了基于功能面向需求的架構設計方法以及總線、診斷、集成測試的工作重點。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