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網絡數字傳真系統設計與實現
1 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367.htm隨著通信技術的發展,尤其是 Internet網絡的普及,為雙網數字傳真機奠定了實現的基礎,也為傳真業務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網絡傳真功能作為雙網數字傳真機與普通傳真機最大的區別,其實現方案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深入研究行業標準《IP傳真數據非實時傳送技術要求》,在分析 Internet網絡實現非實時傳真收發與處理的基礎上,提出了基于 Internet的網絡傳真實現方案,描述了 IP網絡傳真系統的設計與實現,以及所涉及到的相關協議與技術,并且描述了在 SMARTARM2200開發板上實現該解決方案的細節。通過對網絡傳真終端的實現,深入分析以 ARM處理器實現網絡傳真通信系統的可行性、可靠性和穩定性。
本文第 2部分簡單介紹了國家通信行業標準《 IP傳真數據非實時傳送技術要求》;第 3部分提出了網絡傳真的系統架構和通信流程,并提出了基于嵌入式操作系統 uClinux,以及 ARM處理器實現網絡傳真系統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第 4部分對設計過程進行了簡單總結。
2 協議簡介
西安郵電學院聯合西安亞森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國內率先制定的國家通信行業標準《IP傳真數據非實時傳送技術要求》(標準號:YD/T1650-2007),以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準化部門建議 ITU-T T.37《在 Internet上利用存儲轉發方式傳送傳真數據的規程》為基礎,并結合國內多家廠商的 IP非實時傳真設備的實際情況制定。規定了 IP傳真數據非實時傳送的技術要求,包括 IP非實時傳真終端的信令格式、通信協議、流程和數據編碼格式的要求。結合
實現網絡非實時傳真通信時的用戶在傳真清晰度、傳輸時間、彩色化、成本、群發等的需求,提出了一種通過網絡非實時發送傳真的信令格式,來解決網絡傳真的發送和接收問題。
IP網絡傳真系統簡介
本課題的網絡傳真通信系統采用非實時通信方式中一種重要的實現方式,也是目前在 Internet上使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應用―電子郵件( E-Mail)[1]。電子郵件在客戶機與服務器之間提供松耦合的、異步的交互,而這種方式確保了傳真郵件安全的應用。電子郵件的可靠性高,這是因為它是基于 TCP基礎上的,而 TCP是可以提供端到端的可靠通信。因此將電子郵件與電話或傳真結合起來,則可以進一步拓展 Internet的應用范圍。網絡傳真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實現,在進行網絡傳真通信時,需要將傳真樣張轉換為電子郵件即可,其中的技術關鍵是文件格式的轉換。本系統中,文件格式的轉換在客戶端設備處完成。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