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S3C2410A的嵌入式系統的U-Boot移植

        基于S3C2410A的嵌入式系統的U-Boot移植

        作者: 時間:2009-12-24 來源:網絡 收藏


        0 引 言
        ARM處理器已被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無線通信、網絡通信和工業控制等領域。其中,ARM9的芯片更是以其低價格、低功耗、高性能在手持設備中占據著重要市場。在操作中,Linux,Vxworks,WinCE三足鼎立,其中Linux由于其開源性、穩定性、安全性、可裁減性更是一支獨放。在中,如何實現在ARM9平臺下Linux操作的引導工作是嵌入式技術開發的重要環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196.htm


        1 嵌入式系統的軟件組成
        1.1 系統的軟件組成
        嵌入式的軟件系統主要由Bootloader、操作系統、文件系統、應用程序等組成。其中,Bootloader是介于硬件和操作系統之間的一層,其作用就好像PC機中的BIOS。系統加電運行后,由系統自動加載。通過這段程序,可以初始化硬件設備,建立內存空間的映射圖,從而將系統的硬件環境帶到一個合適的狀態,以便為最終調用操作系統內核準備好環境。對于一個嵌入式系統,通常BootLoader是依賴于硬件而實現的。對于不同類型的嵌入式芯片、不同的操作系統和外圍接口都需要重新、修改和編譯Bootloader。
        1.2 分析
        嵌入式Linux系統中常用的Bootloader引導程序有,redboot,blob和vivi等,其中遵循GPL條款的開放源碼項目,功能最為強大;U-Boot對PowerPC系列處理器支持最豐富,同時還支持MIPS,x86,ARM,Nios,XScale等諸多常用系列的處理器;U-Boot引導程序分為Stage 1和Stage 2兩大部分,Stage 1中主要包括設備初始化、中斷設置、時鐘設置和存儲器初始化等工作,并且采用匯編語言實現,而一些通用功能大多采用C語言實現,放在Stage 2中。


        2 U-Boot的啟動分析
        Stage 1的代碼在CPU/arm920t/start.s中定義,它包括從系統上電后在0x00000000地址開始執行的部分。這部分代碼系統啟動后,從NAND FLASH自動加載到SDRAM中,它包括對中寄存器的初始化和將U-Boot的Stage 2代碼從FLASH拷貝到SDRAM。Stage 2的起始地址是在Stage1代碼中指定的。被復制到SDRAM后,就從第一階段跳到這個入口地址,開始執行剩余部分代碼。第二階段主要是對內存的分配,對NAND FLASH以及對外圍設備的初始化,其代碼在lib-arm/board.C中。啟動的流程分析如圖1所示。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邵东县| 五莲县| 灌南县| 开鲁县| 万盛区| 名山县| 合阳县| 浑源县| 淮南市| 蕲春县| 凤凰县| 蒙山县| 兰溪市| 安阳县| 莆田市| 枣阳市| 托克托县| 衡阳市| 太仆寺旗| 商洛市| 义马市| 深州市| 凤城市| 兴义市| 鹤壁市| 玛曲县| 含山县| 同德县| 德兴市| 红原县| 武强县| 怀化市| 平安县| 枣强县| 庄河市| 泸定县| 彭州市| 萨嘎县| 永寿县| 蒲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