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面向嵌入系統的480Mb/s無線UWB鏈路

        面向嵌入系統的480Mb/s無線UWB鏈路

        作者: 時間:2010-03-02 來源:網絡 收藏

        近年來,短程WPAN網絡(藍牙或Zigbee)開始流行。然而,對于某些應用,如視頻傳輸或與計算機的大容量數據交換,現有藍牙或Zigbee的數據傳輸速率還是達不到要求。另一方面,諸如WLAN之類的技術又存在數據吞吐量不確定,功耗高及電磁輻射大的缺點。相較之下,超寬帶(Ultra Wideband,)適合依賴電池供電的手持設備,且電磁輻射非常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2070.htm


        是一種高帶寬(480~1320Mb/s)的短程(10~50m)傳輸技術,最初只作為一種軍事技術,直至1994年美國軍方解除限制后才開始發展其商業用途。本文將討論如何使用級芯片和極少的外設部件來實現無線

        雙向無線對等傳送網絡
        早期UWB芯片組的目標是在主流PC中替代USB電纜。采用這類芯片組,只需少量部件就可構建無線USB,但卻很難用于其他。通過繞經USB協議實現通信會產生額外的遲滯,而這對需要完成同步加工生產的工業自動化設備來說是致命的。傳輸大量的數據(高清視頻信號)要求與UWB媒體訪問層直接快速接口,而之前提及的MAC-IP就是通過AHB直接利訪問總線,不需繞過USB協議進行。


        任何設備都可啟動通信通道,連接網絡中另一設備。連接系統常常需要建立一個網絡。在該網絡中,所有成員享有相同的權利,并可以任何方向在設備間傳輸數據。本文討論的架構中便容許建立一個實現雙向數據傳輸的媒體訪問層。


        UWB MAC支持兩種通道訪問方式。一種是以太網絡協議采用的載波偵聽多路訪問(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CSMA)通道訪問方式,該方式可實現較短的訪問遲滯,但不保障數據吞吐量。第二種為帶有可保留時隙的時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TDMA)方式,該方式非常適合那些要求保障數據吞吐量的應用(視頻傳輸)。


        某些數據傳輸(如高清視頻)要求確保400Mb/s的數據傳輸速率,而這是傳統技術無法實現的。

        超寬帶無線技術
        在傳統無線技術采用的無線訪問機制,吞吐量隨通道占用情況而改變。這樣,其他接收設備可能會暫時降低帶寬。而在UWB技術中,收發期間通道則可一直保留。


        UWB技術協議開銷相當小,而這一點對減小傳輸延遲非常重要。由于信息分布在128個子載波上,因此可建立非常穩健的無線通道。下面將探討更多的優勢和細節。


        1 USB無線通信層
        與現在成熟應用的無線傳輸技術(如WLAN)不同,UWB每個通道占用528MHz頻帶;而WLAN通道頻帶最大只有20MHz。三個528MHz的頻帶構成一個頻帶群。UWB的整個頻率范圍為3.1~10.6GHz,分成5個頻帶群。目前已有工作在頻帶群1和3的先進的雙頻帶收發器。

        圖1 UWB頻帶群,最新UWB物理層覆蓋頻帶群1和3


        WiMedia-UWB采用正交頻分復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OFDM)調制技術。每個528MHz頻帶分為128個子載波;每個子載波的波峰處于相鄰子載波的零點(見圖2)。這也是“正交”名稱的由來。承載信息被分配在128個子載波中,每個528MHz通道的最大速率為

        圖2 每個子載波的波峰處于相鄰子載波的零點


        由于子載波分布在528MHz的大帶寬范圍,因此就可使發送功率降得很低,如低至37μW(相比而言,WLAN發送功率則高于300mW)。528MHz的信息發送寬帶和非常低的發送功率,使得UWB易于與其他無線頻率應用共存。


        盡管發送功率僅為37μW,但其傳輸距離卻達到10m,并可輕松穿過25cm磚墻。


        2 媒體訪問控制層
        UWB無線通信層負責射頻(RF)處理,而媒體訪問控制層則負責管理UWB網絡和控制無線通信狀態。當數個UWB設備相距很近時,它們就構成所謂的點對點Ad Hoc網絡。Ad Hoc網絡不是一個預先規劃好的網絡,而是由相距很近的參與設備構建,參與設備可酌情加入和退出。


        如圖3所示為由三個UWB設備構建的一個Ad Hoc網絡。其中,設備A對設備C來說是不可見的。設備A(圖中左邊的設備)即便不能“聽”到設備C,也有可能知道設備C的存在及其所占用的時隙,因為其可通過所謂的“信標”(beacon)來了解設備C。信標保存了鄰近設備的信息,因而設備可以彼此了解。在能夠相互接收信息的所有設備之間,可能在任何方向直接傳輸數據。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禄劝| 西乌| 凤翔县| 于田县| 榕江县| 龙口市| 台江县| 喜德县| 娄烦县| 潜山县| 内乡县| 会泽县| 兴仁县| 巴塘县| 黎平县| 井研县| 谢通门县| 贵阳市| 五指山市| 陆丰市| 鸡东县| 伽师县| 桓台县| 廊坊市| 龙门县| 塔河县| 纳雍县| 印江| 高唐县| 中宁县| 灵璧县| 兴仁县| 葫芦岛市| 班戈县| 晋州市| 嘉荫县| 清流县| 平度市| 鄢陵县| 滕州市| 泰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