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根據VC的執行機構以太網控制系統的設計策略

        根據VC的執行機構以太網控制系統的設計策略

        作者: 時間:2010-04-26 來源:網絡 收藏

        3.2 通信協議

        計算機和轉串口模塊之間用SOCKET進行通信,模塊和之間則采用TTL電平通信,采用統一的通信協議。計算機為主動通訊設備,即所有的對話均由控制計算機發起,只是被動的應答命令。

        協議中信息幀主要分為兩種:數據幀與命令幀。它實現一般信息通信功能。數據幀包含一般的I/O信息,而命令幀則包含控制、查詢及設置等命令。為保證信息傳送的準確性,每條命令必須進行校驗(校驗和1),如果命令后有命令參數的話,要再次校驗(校驗和2)。返回的信息也要校驗。校驗的方法可采用逐字節異或的方式。

        控制計算機命令格式如下:

        數據頭

        命令碼

        校驗和1

        命令參數

        校驗和2

        執行機構返回:

        數據頭

        命令返回碼

        位置/狀態/參數

        校驗和

        數據頭一方面作為一次信息開始的標志,另一方面用作校驗命令。命令碼和命令返回碼應一致,保證控制計算機可以接收到正確的命令返回信息。

        3.3 軟件初步模型

        圖4是目前用于系統測試的客戶端軟件的初步模型,通過調試驗證,其功能已經能基本滿足當前的測試需求:

        (1) 每個執行機構都有一塊與其對應的轉串口模塊,且每個模塊都有自己固定的IP地址:輸入IP可與指定執行機構進行連接,可以與多臺執行機構同時進行連接并操控。

        (2) 通過握手指令來確認連接是否已經成功。若連接不正常,則進行握手時系統會收到來自執行機構的錯誤報告。

        (3) 可查詢當前執行機構的運行位置、運行狀態、以及其參數的設置情況等。

        (4) 對執行機構的參數進行遠程設置:在執行機構投入使用之前,都必須按照需求對其進行相應的參數設置;在使用過程中亦可通過此功能來改變設置。

        (5) 可以通過指定開度百分比讓執行機構運行到任意的目的位置。

        (6) 可以指定方向讓執行機構正反轉或者停止,也可進行自主運行。

        圖4:客戶端軟件初步模型

        4 總結及展望

        本文作者創新點:給出了基于的執行機構監控系統的方案,實現了高效、快捷的遠程控制。在下一步的開發中,使本系統的應用軟件與市面上通用的工控組態軟件相兼容:比如一般的組態軟件都會嵌入ModBus/TCP協議,本軟件能夠在內部完成對該協議的轉換。也就是當組態軟件發出控制命令后,本軟件能夠識別命令并能夠將其轉換成執行機構能夠識別的自定義協議,來間接的對執行機構進行控制。這樣,系統就能夠與組態軟件實現控制上的兼容,并達到現場數據的共享。

        總之,隨著以太網傳輸速度的不斷加快以及在確定性、實時性、可靠性方面性能的不斷改善,工業以太網無疑會在未來的控制網絡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金沙县| 武平县| 新乡市| 壶关县| 潼关县| 扎兰屯市| 凤城市| 石家庄市| 明溪县| 仁寿县| 武定县| 咸阳市| 类乌齐县| 文安县| 盱眙县| 靖江市| 呼和浩特市| 梅州市| 府谷县| 北海市| 大渡口区| 新宾| 金溪县| 赣榆县| 祁阳县| 大同县| 安岳县| 辽宁省| 文山县| 邳州市| 台江县| 伊通| 惠安县| 璧山县| 宕昌县| 太保市| 扬中市| 托克托县| 龙岩市| 沁阳市| 汨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