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Compact PCI體系的高性能監測測向處理平臺研究

        基于Compact PCI體系的高性能監測測向處理平臺研究

        作者: 時間:2010-06-22 來源:網絡 收藏
        為了克服傳統測向系統通用性和擴展性差的缺點[1],本文依托軟件無線電技術[2],對一體化設計所需的高速實時數據采集以及高速實時分析所需的終端硬件結構進行了深入闡述。該系統能夠滿足目前新體制和復雜信號環境下的測向設備各項指標要求,在有效節約資源和成本的同時,擁有較高水平的多系統集成效能。在過程中,本文綜合考慮目前數字處理終端與不同類型CPU(主機)的接口與結構關系的優缺點,最終選擇了 測向處理設計方案。
        1 系統結構
        本文所述的結構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的特點,其主要工作原理為:大規模FPGA用于接收多通道高速采樣數據流,完成必要的預處理;主控FPGA依據每路信號的處理要求仲裁各路FPGA/DSP的片選信號,同步啟動進行實時處理;多片實時處理DSP和主控FPGA緊耦合構成并行處理系統的核心;最后通過局部總線接口送入中央處理CPU作進一步分析處理,完成信息的綜合存儲管理等[3]。系統結構框圖如圖1所示。

        多片實時處理DSP和主控FPGA緊耦合構成并行處理系統的核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1775.htm

        2 具體方案
        2.1 高速數據采集

        高速數據采集是監測測向處理[4]的首要問題。其設計與實現,一方面由需求引導,另一方面也要求對系統各個環節有整體的把握。合理設計模擬信號調理電路、高穩時鐘產生電路、高速數據流傳輸路徑、合理的時序及控制邏輯,并充分考慮信號完整性和電磁兼容等問題,是設計一個數據采集模塊的基本保障。
        對于本文所關注的高速數據采集而言,若直接采用滿足采樣率設計要求的單片ADC芯片實現,會帶來動態范圍不夠、缺乏靈活性和成本較高、風險較大等問題。而如果選擇采用多片采樣率較低的芯片用交替采樣的方法來實現高速采樣的方案,則電路較復雜,而且多片ADC之間延時的不一致和增益的不匹配會使采樣后的信號難以無失真的復合。鑒于此,本文所述的高速數據采集設計思路是:模塊化設計具有適當采樣率的A/D板,頻帶分割和精確同步觸發的寬帶、大動態數據采集方案。本技術架構在硬件設計上具有模塊化、可擴展的特色,在性能上具有等效采樣率高及采樣帶寬不受ADC及調理電路限制的優點。采集模塊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高速ADC是大功耗器件,通常更高的采樣率將消耗更多的功耗。在使用多ADC多通道的系統中,耗散問題則更為嚴重。Linear推出低功耗14 bit、125MS/s ADC LTC2261,該器件功耗127 mW,用1.8 V低壓模擬電源工作,提供73.4 dB的信噪比和85 dB的無寄生動態范圍。0.17 ps RMS的超低孔徑抖動允許其以卓越噪聲性能進行中頻欠采樣。創新性數字輸出可以設置為全速率CMOS、雙數據速率CMOS或雙數據速率LVDS。雙數據速率數字輸出允許數據在時鐘的上升沿和下降沿發送,從而將所需數據線數量減少了一半。另外,對高速信號進行高分辨率的數字化處理需審慎設計時鐘電路,就LTC2261和LTC其他高速14 bit系列ADC所表現出的性能看,在高速采樣時,0.5 ps的抖動就可對SNR產生明顯影響。由公式(1)可以看出,采樣速率越高、轉換位數越多,對A/D采樣時鐘的抖動指標要求就越高。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迁安市| 黄冈市| 乡宁县| 陵水| 宁蒗| 永顺县| 根河市| 荣昌县| 射阳县| 台江县| 太谷县| 汪清县| 星子县| 剑河县| 年辖:市辖区| 天水市| 库车县| 北辰区| 镇沅| 荣昌县| 万州区| 利辛县| 高碑店市| 正镶白旗| 博野县| 万宁市| 奉贤区| 惠水县| 海丰县| 鹤岗市| 南丹县| 沈阳市| 大悟县| 贵德县| 朔州市| 苍南县| 黄龙县| 无极县| 瑞昌市| 新郑市| 泌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