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零功耗系統設計研究
1 零功耗系統設計的基本概念
1.1 系統中的理想功耗
一個電子系統要運行就會有功耗。如果系統運行時沒有任何功耗浪費,那么它的功耗就是系統的理想功耗。
在一個嵌入式應用系統中,由于普遍存在CPU高速運行功能和有限任務處理要求的巨大差異,會形成系統在時間與空間上巨大的無效操作。如果在系統運行中,所有時間、空間上的無效操作都沒有功耗,那么系統便處于理想功耗運行之下。
1.2 應用系統中的有效操作時空占空比
如果將系統運行中,所有時間、空間上的有效操作和無效操作采用時空占空比來量化描述,那么,有效操作占空比定義為:有效操作與系統全部運行操作之比。在一個具體應用系統中,有效操作的時空占空比有:宏觀時域占空比、宏觀區域占空比、微觀時域占空比和微觀區域占空比。以下以一個嵌入式應用系統--熱流量計為例來描述這4個占空比的概念。
1.2.1 有效操作的宏觀時域占空比Tdc
Tdc定義為系統運行時域上有效操作時間OPact與全部運行時間OPtot之比。由于嵌入式應用中CPU的高速運行與有限任務操作的差異,常常會形成有效操作高諧小量的時域占空比現象。例如,在熱流量計中,要采集、處理的物理參數有熱水的入口溫度、出口溫度和流量計數值。由于這些參數的大慣量特征,在滿足采集精度要求下,一次采集循環周期為10 min,然而系統完成一次采集、處理、存儲、送顯示的時間只需2 s,如圖1所示。那么,該系統的有效操作時間OPact為 2 s,全部操作循環時間OPtot為600 s,系統宏觀有效操作時域占空比為
1.2.2 有效操作的宏觀區域占空比Sdc
有效操作宏觀區域占空比定義為:系統運行時,有效操作區域Sact與系統全部區域Stot之比。由于系統運行時,并不是所有電路單元都處于有效操作狀態,特別是在單CPU系統中,所有功能單元都是在CPU的輪流控制下運行,致使系統的各部分電路輪流進入有效操作狀態。例如,在熱流量計中,在有效操作時域OPact中,除CPU外,采集、處理、存儲、送顯示的4個主體操作是輪流進行的,如圖2所示。如果按等區域原則最粗略地估算,可以算出該系統宏觀有效操作的區域占空比為在系統硬件設計中,如果有意識地按任務進程,對系統電路進行粗略的劃分,形成相對獨立任務運行空間,這樣便可較準確地計算出Sdc值。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