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3G系統中Turbo譯碼改進及DSP實現

        3G系統中Turbo譯碼改進及DSP實現

        作者: 時間:2011-01-24 來源:網絡 收藏

          4測試結果及性能分析

          首先在Visual C++6.0上完成信息比特的產生,Turbo編碼和AWGN信道加噪通過DSP的RTDX(Real-Time Data Exchange)技術,把加噪后的信息比特送到TMS320C6416的EVM板上,測試其誤碼率和完成譯碼所花費的周期。譯碼器的許多參數都可以改變,如編碼長度,滑動窗大小,歸一化門限,迭代次數等。這種靈活性便于滿足不同系統的需要,可移植性好。本文系統仿真采用BPSK調制,在AWGN環境下傳輸,發送端Turbo編碼采用約束長度為4,生成矩陣為(15,13)的分量譯碼器,交織算法為3GPP標準交織算法,譯碼算法為Max-Log- Map算法。

          4.1 不同迭代次數

          圖4為采用1/3碼率,交織長度為1 024,迭代3,4,5次,通過AWGN信道時的誤碼率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到,隨著迭代次數的增加,獲得的編碼增益越高,但增加迭代次數會帶來系統延時和增加系統的譯碼復雜性。仿真充分說明了不同迭代次數對碼字糾錯性能的改善程度。

        不同迭代次數

          4.2 不同的交織長度

          圖5采用1/3碼率,不同交織長度,5次迭代通過AWGN信道的誤碼率曲線。從圖5仿真結果看,在同樣的碼率、生成矩陣、交織算法和迭代次數條件下,所取交織長度越長,對碼字中各個比特的交織距離就越大,誤碼率性能就越好,且隨著信噪比的增加,誤碼率性能改善越明顯。但交織長度的增加也會帶來譯碼延時的增大和存儲量的增加,所以應根據業務的要求來采用不同交織長度。

        不同的交織長度

          4.3 不同的碼率

          圖6為1 024交織長度,迭代譯碼5次,1/2和1/3碼率的誤碼率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碼率越低誤碼率性能越好,但是隨著碼率的降低,所需傳輸的冗余比特也線性增加,對于固定的信息傳輸率而言,會導致系統的吞吐率降低,需求的帶寬增加。

        不同的碼率

          4.4譯碼處理時間

          采用5次迭代譯碼,1 024交織長度,1/3碼率的Max-Log-Map算法在TMS6416EVM板上用CCS軟件測試得到所需要的周期數為45 867 356個時鐘周期,而TMS320C6416EVM的主頻為1 GHz,計算得到所花費的時間大約為4.5 ms,而在3G系統中最小延時為10 ms,所以滿足3G系統實時處理的要求。

          5結語

          本文從譯碼算法和硬件存儲方法對Max-Log-Map算法進行優化,使他在譯碼性能損失滿足要求的情況下,能大大降低算法復雜度,減少運算量和緩存器數量。

          實驗表明,本文實現的Turbo碼在3G系統中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實用價值。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編解碼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干县| 巴南区| 宜宾市| 肥城市| 手游| 四会市| 忻州市| 醴陵市| 喜德县| 察隅县| 关岭| 澎湖县| 望都县| 朔州市| 太谷县| 阜康市| 青铜峡市| 马龙县| 红河县| 南丰县| 上饶市| 左权县| 九寨沟县| 诏安县| 门源| 鲁山县| 离岛区| 宁国市| 安顺市| 霍州市| 云阳县| 榆树市| 上思县| 日喀则市| 丹东市| 临沂市| 乐业县| 儋州市| 河源市| 吐鲁番市| 靖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