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MIF接口的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
4 軟件實現與部分流程圖
4.1 EMIF接口的配置實現
TMS320C6713要實現EMIF接口數據讀取的首要條件是正確配置EMIF接口的寄存器,以達到設計的要求。
本設計將CE3作為外部AD的尋址空間,因此在這里主要需要配置的EMIF寄存器主要是全局控制寄存器GBLCTL和CE3空間控制寄存器。當然,要正確地配置EMIF接口,必須要正確配置TMS320C6713的鎖相環(PLL)寄存器,在此處不具體說明。配置TMS320C6713的鎖相環(PLL)寄存器以后,就可以配置EMIF總線的幾個控制寄存器了。本設計中具體主要寄存器配置的幾個參數如下:

本設計中采用的EMIF接口方式為32位異步接口(MTYPE=0010b)。雖然AD7865是14位MD轉換器,配置為16位寬的接口方式也可以了,但是實際上,由于內部數據處理時為了計算方便而采用了32位的數據,數據位寬通常為32位,在進行外部讀取時,如果采用16位寬度,那么一次讀
取總線為了匹配數據長度,將要發送連續讀取兩次的讀信號,這在一定程度上雖然加快了A/D讀取的速度,但在后續數據處理方面則需要更多的操作和更多的時間,所以權衡各因素,采用32位寬異步接口方式。
4.2 實現A/D轉換和讀取數據
實際使用中,AD7865啟動轉換只需要給出片選和ADCONV信號。而它的讀取方式有兩種:
1)轉換過程中讀取數據,即轉換一路讀取一路;
2)所有通道的信號均轉換完成后再順序讀取各通道數據。
兩種讀取方式的主要區別是:第1種讀取速度較快,但是時序要求較高,硬件連接復雜,增加軟硬件設計的難度;而第2種讀取速度相對較慢,但是時序要求不高,軟硬件設計也相對簡單。考慮到系統的可靠性,同時CPLD完成時序的能力較差,故本設計采用了第2種讀取方式。
實際采用的A/D轉換和讀取的主要流程如圖6所示。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0954.htm
5 測量結果
本文完成輔助控制器的設計后,對軟硬件進行測試。
主要采用直流電源進行測試,測試分為正向電壓、反向電壓(即認為傳感器系數為1)。測試結果見表3。由表可知測試結果的誤差小于1%,完全符合設計要求。
6 結束語
由測量數據和控制器的計算結果可知,本設計完成了基于EMIF接口的數據采集系統的設計任務。由系統采集得到的數據誤差較小,可以滿足各類工程的需求。通過在線調試。可看到在實際采樣過程中,采樣數據是在一個值附近波動,在某些對于數據的實時度需求不是很高,而對數據的精確度需求較高的場合,可通過求取某一段較短時間內的采樣平均值的方法來提高數據的精度。而且,由于控制器選用性能較高的TMS320C6000系列DSP,其性能和資源還有很大的可利用率。系統在采集數據完成以后,可以高速高精度的進行電力系統的參數計算,比如三相電壓/電流和相位、有功功率和無功功率、功率因素以及諧波分析等計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