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嵌入式Modem的通信技術
摘要:由于多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普通Modem已經不能適應現在的網絡數據傳輸,但在傳輸較小數據時,嵌入式Modem已得到廣泛的應用。在通信時,嵌入式Modem產品能夠同普通Modem一樣實現數據傳輸,可以提供并行接口和串行接口,能夠提供同步和異步數據傳輸格式。文章主要就嵌入式Modem的通信技術進行了闡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50839.htm現今,市面上生產的各種嵌入式Modem可通過公眾電話交換網絡(PSTN)實現數據的傳輸功能,包括標準的串行和并行的接口,具有同步和異步的通信數據傳輸格式,支持多種Modem標準協議——V.90、V.34、V.32bis、V.22bis等,支持V.42、MNP等糾錯協議和V.42bis、MNP5等數據壓縮協議。
一、通信技術
通信是指計算機與計算機或外圍設備之間的數據傳送。因此,這里的“信”是一種信息,是由數字“1”和“0”構成的具有一定規則并反映確定信息的一個數據或一批數據。數據通信涉及兩臺設備之間進行傳輸數據的問題。常用的數據通信方式有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兩種。當距離較近而且要求傳輸速率較高時,通常采用并行通信的方式。當設備距離較遠時,數據往往以串行方式傳輸。
(一)并行通信和串行通信
并行通信比較簡單,可分為不同位數(寬度)的并行通信,如8位并行通信、16位并行通信等等。在并行數據傳輸中,8位并行通信有8個數據位同時從一個設備傳送到另一個設備,發送設備將8個數據位通過8條數據線傳送給接收設備。接收設備在收到這些數據后,不需經過任何改變就可以直接使用。并行通信的特點是數據的每位被同時傳輸出去或接收進來。
串行通信其數據傳輸是逐位傳輸的,因而相同條件下,比并行通信傳輸速度要慢,但在實際應用中往往選擇串行數據傳輸。因為串行通信發送或接收數據最多只需兩根導線,其一用于發送,另一用于接收。根據串行通信的不同工作方式,還可將發送接收線合二為一,成為發送/接收復用線(如半雙工)。實現串行數據傳輸的硬件具有經濟性和實用性。
(二)串行數據傳輸方式
在串行數據傳輸中,每次由源地傳到目的地的數據只有一位,與同時傳輸好幾位數據的并行數據傳輸相比,串行數據傳輸的傳輸速度要比并行傳輸慢。在串行數據傳輸中,各位逐次從源地送到目的地,這就要求在數據源和數據目的地之間進行同步,將各位、字符和報文區分開來。數據鏈路將控制實現兩站點間的同步,它要求位、字符或報文從一個站點發送到另一個站點時要加上必要的附加信息,這些信息使得接收站和發送站中的硬件時鐘得以同步,從而保證由源地發送的信號被目的地正確地識別出來。串行數據通信有兩種數據傳輸方式,即異步串行數據傳輸和同步串行數據傳輸。
異步通信:異步通信所傳輸的數據格式(也稱為串行幀)由1個起始位,5、6、7或8個數據位,1、1.5、2個停止位和1個校驗位組成。
起始位約定為0,空閑位約定為1。
異步通信的實質是指甲乙通信雙方采用獨立的時鐘,每個數據均以起始位開始,停止位結束,起始位觸發A、B雙方同步時鐘。每個異步串行幀中的1位彼此嚴格同步,位周期相同。
異步通信依靠起始位、停止位保持通信同步,對硬件要求較低,實現起來比較簡單、靈活。
同步通信:同步通信所傳輸的數據格式(也稱為同步串幀)是由多個數據構成的,每幀有兩個(或一個)同步字符作為起始位以觸發同步時鐘開始發送或接收數據。空閑位需發送同步字符。
同步通信依靠同步字符保持通信同步。數據組內數據與數據之間不需要插入同步字符,沒有間隙,因而傳輸速度較快,但要求有準確的時鐘來實現收發雙方的嚴格同步,對硬件要求較高,適用于傳送成批數據。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