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嵌入式多路信號數據采集系統實現方案

        嵌入式多路信號數據采集系統實現方案

        作者: 時間:2012-03-06 來源:網絡 收藏

        UART0初始化函數片斷如下:

        在本中,串口通信采用8位數據位,1位停止位,奇校驗,無流控制。在實際使用中為接收數據穩定波特率設置為9600bps效果較好。在測試中,測量到的數據范圍為10-6~101,有效數字為4位,所以在發送數據時采用每幀數據由3個字節組成,第1個字節為數據指數部分,高四位為0,低四位中的第四位表示指數符號,0表示正數,1表示負數;其余三位表示指數的數值部分。

        后續兩個字節為數據底數部分,采用壓縮的BCD碼編碼方式,高位在前,低位在后,即一個字節表示兩位十進制數,則兩個字節表示四位十進制數。

        LPC2134的UART0使用中斷方式進行通信,這樣不會占用CPU很多時間,效率比較高。當中斷服務處理子程序接收到一次中斷,它僅能知道UART0產生了中斷,還需要查詢中斷標志寄存器U0IIR,依據不同中斷源類型進行不同處理。在處理完當前的中斷源類型之后,不能立即退出服務,而應當繼續判斷U0IIR寄存器最低位是否為0。

        如果為0,則表示還有尚未處理的中斷,應該繼續根據U0IIR[3∶0]判斷中斷源類型,進行處理,直到U0IIR的最低位為1,最后發送中斷結束命令結束中斷服務處理程序。

        SD卡讀寫軟件移植到ARM7微處理器LPC2134上的結構圖如圖3所示。其中硬件抽象層是讀寫SD卡的硬件條件配置,是與硬件相關的函數;命令層包含SD卡的相關命令以及卡與主機之間數據流的控制,這一層與實時操作μC/OSⅡ相關,與硬件無關;應用層是向應用程序提供卡的API函數,這一層由實時操作系統μC/OSⅡ控制。

        SD卡讀寫軟件移植結構圖

        圖3 SD卡讀寫軟件移植結構圖

        3.3 應用程序

        系統初始化完成后,創建各個任務,進入多任務調度處理。應用程序框架流程如圖4所示。

        應用程序框架流程

        圖4 應用程序框架流程

        本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完成。系統在得到遠程數據中心的采集命令后,選擇適當的采集通道,并設置A/D模塊參數。在采集過程中判斷是否要停止,如果停止,任務處于等待掛起狀態。

        4 結語

        考慮到現場采集到的多是小,為了有較好的準確度和精確度,對A/D后的采集數據還要進行分析和調整,然后再發送到數據處理中心。另外,隨外界環境的變化,也可以修改擬合曲線以適應具體的應用。隨著3G時代的來臨,可以考慮采集現場的相關視頻。在短消息功能,數據加密技術以及軟件操作和文件管理上還有待進一步開發和優化。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贺州市| 浮梁县| 都安| 织金县| 樟树市| 桐梓县| 高阳县| 梁河县| 温宿县| 靖江市| 济南市| 寻乌县| 扬中市| 喜德县| 玉溪市| 天峨县| 泾阳县| 南部县| 新宁县| 桐城市| 平陆县| 华亭县| 德州市| 桦南县| 凤庆县| 庆云县| 微博| 金沙县| 阜城县| 浦北县| 吴桥县| 临泽县| 孙吴县| 固始县| 拉萨市| 米脂县| 肃南| 大兴区| 萝北县| 颍上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