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嵌入式系統中的DVI驅動開發
②初始化幀緩沖信息結構體fb_info的固定和可變參數,填充fb_var_screeninfo var和fb_fix_screeninfo fix成員。
定義fbi為struct fb_info類型的指針,通過fbi->fbops=&mxcfb_ops語句,將已定義的文件操作接口mxcfb_ops賦予fb-info結構的fbops成員。
調用mxcfb_check_var(&fbi->var,fbi)函數,檢查和調整fb_info結構中變量var的值。var是一個struct fb_var_screeninfo類型的變量,表示顯示控制器參數,其中與顯示輸出狀態有關的信息,如屏幕分辨率等將在后面的DVI驅動中設置。
調用mxcfb_set_fix(fbi)函數,用于填充一個struct fb_fix_screeninfo結構變量fbi->fix,它描述了顯示輸出設備自身的屬性。
③調用register_framebuffer(fbi)函數,注冊幀緩沖驅動程序,該函數只有一個參數,即前面已定義的、指向struct fb_info結構的指針fbi。
4.2.2 DVI設備驅動
LCD控制器將DVI芯片作為它所連接的顯示外設,在完成LCD控制器驅動后還需編寫DVI設備驅動。在文件drivers/video/mxc/mxcfb_ dvi.c中定義驅動結構體:

然后,在外設驅動入口函數dvi_init(void)中調用platform_driver_regtster(&dvi_driver)注冊DVI驅動,驅動加載后,系統自動調用探測函數dvi_probe,該函數主要實現以下操作:一是指定framebuffer設備,由于MX51IPU(圖像處理單元)支持多個framebuffer設備,此處要確定DVI究竟使用Mx51 IPU framebuffer的哪一個設備;二是填充fb_var_screeninfo結構變量var中有關顯示輸出狀態的信息,如屏幕的顯示分辨率、畫面位置等,為此在程序中定義結構數組video_modes:

結構struct fb_videomode用于描述顯示輸出狀態,調用函數“fb_videomode_to_var(&var,&video_modes[0])”將屏幕顯示參數轉換為var結構變量的相關成員,由于var的部分成員值已在前面LCD控制器驅動中確定,此處完成了對var全部成員的設置。
一個frambuffer設備由一個struct fb_info結構表示,本設計用fb_info結構的全局變量regtstered_fb表示系統注冊的frambuffer設備,驅動程序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填充這個結構變量。LCD控制器驅動與DVI外設驅動之間的信息傳遞,通過該全局變量實現。
5 DVI驅動測試
首先,通過顯示一幅圖片測試DVI輸出是否正常。通過轉換工具(如Image21cd)把一幅1024×768大小的jpg圖片轉換為RGB 888分辨率、1024x 768的RGB格式的二進制圖片。然后鍵入命令:cp pic.bin/dev/fb0,此時圖片顯示于屏幕上。接下來,再使用MX51的視頻解碼測試程序播放一個720P的視頻H.264文件,可以看到視頻播放清晰流暢,效果很好。
結語
經測試,DVI驅動程序在MX51平臺上成功實現。framebuffer是Linux提供給用戶的一個直接面向顯示緩沖區的接口,本設計是一個面向應用的framebuffer驅動,文中給出了DVI驅動的整體架構,對主要模塊的設計思想和實現方法進行了詳細的介紹。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9120.htm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