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建立Linux交叉編譯環境的問題

        建立Linux交叉編譯環境的問題

        作者: 時間:2012-05-09 來源:網絡 收藏

        基于linux操作系統的應用開發一般是由目標系統硬件(開發板)和宿主PC機所構成。目標硬件開發板用于運行操作系統和系統應用軟件,而目標板所用到的操作系統的內核、應用程序的開發和調試則需要通過宿主PC機來完成(所以稱為)。雙方之間一般通過串口,并口或以太網接口連接關系。

        但在此我建議構建如下的,適合個人或研發小組使用:單獨拿出一臺PC機(PII以上即可,就用以前淘汰的舊機器就可以),在該PC上安裝桌面的操作系統(如Red Hat 8.0及以上),可以采用默認的安裝選項(注意要包含ftp服務),這臺PC作為服務器,除管理員以外,一般不直接讓其他人去操作。
        將該Linux服務器接入局域網,并新建一些合法用戶,以便其他的PC機(在此我們將其稱為工作站)的合法用戶能訪問到Linux服務器。而其他的PC機(工作站)仍然使用Windows操作系統,原來干啥繼續干啥。

        需要的軟件工具包括:
        1、ftp客戶端程序(如Cuteftp,可到網上下載)
        2、Telnet工具(如SecureCRT,可到網上下載)
        3、移植到某一特定ARM平臺的Linux操作系統內核源碼(一般由銷售商整理提供)
        4、GNU編譯工具,可由相關網站下載,或由銷售商整理提供

        在工作站安裝:
        在某工作站PC上安裝ftp客戶端程序和Telnet工具,安裝完畢后應該可以在該工作站PC和Linux服務器之間進行文件的傳輸,并在工作站PC可以通過Telnet登陸到Linux服務器(可能需要將Linux服務器的防火墻服務關閉才能完成)。

        在Linux服務器安裝:
        將工作站PC上的Linux操作系統內核源碼壓縮包和GNU編譯工具通過ftp傳送到Linux服務器的某個目錄(如合法的用戶目錄),然后在該目錄下解壓,并將GNU編譯工具安裝到默認的工作目錄即可,以上工作通過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而不需要在Linux服務器上進行。

        Linux操作系統內核的編譯:
        Linux操作系統內核的編譯一般有一個比較固定的步驟,會根據MakeFile文件的不同而略有差異,可參考相關文檔,編譯的工作在工作站PC使用Telnet工具完成。
        按固定的步驟編譯內核完成以后,會在相應目錄生成可執行的二進制文件,通過ftp將該可執行的二進制文件傳回工作站PC,然會再通過ADS或SDT下的燒寫工具寫入開發板的Flash即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149110.htm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武县| 洱源县| 香港 | 乐都县| 揭西县| 松桃| 常宁市| 独山县| 孝义市| 淮滨县| 蒲江县| 韶关市| 渭南市| 屯昌县| 永仁县| 荣昌县| 桑日县| 万山特区| 敦煌市| 鹤峰县| 兰溪市| 阳曲县| 榆中县| 武夷山市| 乌苏市| 浮梁县| 鄯善县| 梁山县| 汉沽区| 巴南区| 库尔勒市| 宁乡县| 仁布县| 关岭| 多伦县| 含山县| 监利县| 郴州市| 波密县| 石河子市| 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