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為具體應用選擇USB總線
電池供電設備(主要是便攜式多媒體播放器)USB的普及為USB電源管理帶來了一個新挑戰。特別是在設備利用USB接口進行充電時尤其如此。電池供電的設備也必須遵從與標準外設相同的規則。究竟它們能夠從上游連接點吸納多少電流用于充電,包括掛起狀態中的需求,取決于它們自己的報告。這對于沒電的設備來說是一個極大的挑戰。通常,它們需要大電流來啟動初始充電。
USB 2.0規范
雖然USB 1.1,USB 2.0,USB-OTG,WUSB和OTG都經常采用,但這仍然為工程師以及終端用戶們帶來困惑。于1996年頒布的初始的USB1.0規范,所定義的低速率(LS)為1.5Mbps,而全速(FS)則為
12Mbps。1998年修訂的USB1.1主要是補充說明和更新。后來又在2000年增加了高速USB,即USB2.0(480Mbps)。USB2.0全面超越了USB1.1,但全面向后兼容。2003年發布的USB OTG補充特別定義了便攜式和電池供電設備的連接。而2005年,又頒布了無線USB規范。
為了確保大量的終端用戶的USB體驗,USB論壇(USB-IF)維持一個資質授予許可程序。為了獲得資質徽標的使用權,設備廠商必須通過USB-IF的認證,包括規范兼容性和互通性測試。對于標準的USB設備有兩個徽標:圖2a給出的是支持低速和全速的設備標志;而圖2b則是用于支持最高數據率的高速設備標志。

圖2:通過資質認證許可的USB標志。
USB OTG是USB2.0的補充。該規范定義了一種新設備,這種設備擴展了外設產品的功能,包括一些主機功能。便攜式設備定位于允許終端用戶在沒有可用的計算機時能夠共享數據(即,可以在支持照相功能的手機之間傳送照片,從照相機中直接打印照片等)。
和標準的USB一樣,OTG也是一種點對點設備,也是以主機為中心,而并非對等網絡連接。當連接到一個標準USB主機(PC)時,OTG產品必須作為一個標準的外設。OTG補充標準主要是解決當設備作為主機并同時提供功率時如何執行任務的問題。電源電流被限制到8mA。由于OTG設備無法通過加載驅動程序的簡單方法來識別未知設備,故需要設備提供商提供一個目標外設列表來說明所支持的設備。同理還需要一個信息顯示,用來通知終端用戶,指明插入了一個無法工作的非支持設備。最后,兩個新協議被定義:即主協議(HNP)(主機和設備間的動態交換協議)和進程請求協議(SRP)(由“主機”決定的總線電源的通/斷)。
OTG設備的資質認證也由USB-IF負責。圖2c為支持低速和全速的OTG設備認證標志;而圖2d為支持高速OTG連接的設備標志。
WUSB是USB規范的最新擴展。它定義了一個易用的無線接口,具有有線USB技術的高速率和安全性。合格的WUSB支持魯棒的高速無線連接,利用的是WiMedia MB-OFDM超寬帶無線平臺。采用專屬的低帶寬連接并支持鍵盤、鼠標等設備的WUSB設備已經面市了一段時間了。不過這些連接與USB-IF開發和促進的WUSB規范是不一樣的。USB-IF對各種WUSB產品(圖2e)進行認證,確保終端用戶能夠識別這些認證的產品,并確保認證產品彼此間具有互操作性和兼容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