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基于嵌入式Cramfs 的根文件系統配置新方法

        基于嵌入式Cramfs 的根文件系統配置新方法

        作者: 時間:2012-07-16 來源:網絡 收藏

        網絡類,包括/etc/gated.conf、/etc/networks、/etc/protocols、/etc/gateway、/etc/services、 /etc/inetd.conf、/etc/sysconfig/netword、/etc/recolv.conf、/etc/rpc、/etc/exports 等,它們 記錄著對網絡接口的信息、網絡服務程序、網絡協議、網絡等信息。

        命令類,包括/etc/lilo.conf、/etc/logrotate.conf、/et/identd.conf、/etc/ld.so.conf、 /etc/inittab、/etc/termcp 等,這些文件記錄著要獨占地控制系統的系統命令及動態鏈接 程序等信息等。

        系統初始化腳本類,包括/etc/init.d 和/etc/rc/init.d 等文件,它們包含一些系統服務類 程序及系統啟動腳本。

        根文件系統對掛載文件系統的配置主要由兩個文件決定,即fstab、init.d/rcS[3],fstab 描述了當前系統中已被定義好的可以被系統掛載的文件系統,init.d/rcS 文件描述了系統啟 動時將啟動的命令、服務程序及將要掛載的的文件系統。

        由此可見,要使 根文件系統能滿足應用程序的讀寫要求,必須在系統啟動 時為應用程序掛載一個可寫型的文件系統,即配置/etc/fstab 及/etc/init.d/rcS 文件來掛載可寫 型的文件系統。

        3.2 為Crmafs文件系統添加應用程序

        要發布應用程序到系統中,須將應用程序及應用程序所需要的共享庫文件一起 添加到根文件系統中。根文件系統可以根據需要定制,但這樣需要花費大量時間且工作量 大;也可以修改已有的根文件系統,這樣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且不易出錯[4]。

        以下 是以藍海微芯LJD-2410DVK-I 開發板所提供的root.cramfs 根文件系統為基礎進行修 改和配置的,root.cramfs 是只讀型的文件系統,為了能向里邊加入用戶應用程序,需要將其 重新掛載、壓縮及解壓縮成新的目錄,步驟如下:

        在root.cramfs 的相同目錄下新建立一個目錄,如myroot。

        在終端中執行命令:mount -o loop root.cramfs myroot, tar –cvf myroot.tar myroot。這兩條 命令的功能分別是將已有的root.cramfs 以塊設備的方式掛載到myroot 并將myroot 壓縮為 myroot.tar。

        為不出現目錄重名,將 myroot.tar 拷貝到另一目錄進行解壓:tar –xvf myroot.tar,解壓 出來的文件夾myroot 即是即將作為根文件系統的目錄,它是可讀可寫的。

        將已經交叉編譯并調試過的用戶目標程序拷貝到myroot 目錄下的/usr/bin 目錄下,此目 錄為根文件系統中為用戶程序準備的目錄。同時將用戶程序所需要用到的關聯庫文件拷貝到 myroot 目錄下的/usr/lib 目錄下,用戶程序的關聯庫文件可通過ldd 命令查看,ldd 命令格式 如下:

        Ldd [選項] 文件

        選項有-v:打印ldd 的版本號;-d:執行符號重部署,并報告缺少的目標對象(只對ELF 格式適用);-r:對目標對象和函數執行重新部署,并報告缺少的目標對象和函數(只對ELF 格式適用);-h:幫助信息。

        執行如下命令來查看應用程序所關聯的庫:

        Ldd –v 程序名

        將交叉編譯工具目錄下的/3.4.1/arm-linux/lib 下的libgcc-s.so.*,libstdc++.so.6 復制到 myroot 目錄下的/root/lib 目錄下。

        3.3 配置根文件系統

        為使 能支持應用程序的寫操作,需要修改文件系統的配置文件,即/etc 目錄下的 文件。

        (1) 修改/etc/init.d/rcS 文件

        /etc/init.d/rcS 是Linux 的系統初始化腳本,修改步驟如下:

        用 vi 或其它文本工具打開myroot 目錄下的/etc/init.d/rcS 文件;

        在文件中增加:

        /bin/mount –n –t ramfs ramfs /mnt/yaffs(yaffs 是文件系統的一個目錄);

        /bin/mkdir /mnt/yaffs/Qtopia;

        /bin/mkdir /mnt/yaffs/Qtopia/tmp。

        保存并退出 vi 或文本工具。

        根文件系統的配置如圖 1 所示。

        圖1 根文件系統的配置

        當系統啟動并執行到系統初始化腳本/etc/init.d/rcS 時,mount 命令將/mnt/yaffs 目錄掛載 為ramfs 類型的隨機存儲文件系統,并在此文件系統上建立Qtopia 和Qtopia/tmp 目錄[5], /Qtopia/tmp 目錄即為應用程序可能對文件系統進行寫操作的臨時文件目錄,故應用程序便可 對/mnt/yaffs 目錄進行讀寫操作,保障有讀寫操作要求的應用程序的正常執行。

        (2) 修改/etc/profile 文件

        用 vi 或其它文本工具打開myroot 目錄下的/etc/profile 文件;

        將 PATH 改為:PATH=/bin: /sbin: /usr/sbin: /用戶程序目錄名

        在文件中新增以下語句:

        LD_LIBRARY_PATH=/lib: /usr/lib: /用戶庫目錄名

        export PATH LD_LIBRARY_PATH

        保存并退出 vi 或文本工具。

        其中,修改環境變量 PATH 的目的是使系統命令/程序目錄擴展到用戶程序目錄,這樣, 當執行用戶應用程序時,系統才能找到相應的共享文件等;修改LD_LIBRARY_PATH 的目的是將系統的共享庫路徑擴展為包含系統程序和用戶程序庫文件路徑的庫文件路徑,以便在 運行用戶程序時能使系統找到應用程序所使用的庫文件。

        4 制做Cramfs 根文件系統

        制做Cramfs 根文件系統,即是把上述配置好的myroot 目錄文件夾壓縮成為能夠讓Linux 內核支持的Cramfs 格式的映像文件[6]。

        制做 Cramfs 根文件系統需要用到mkcramfs 工具,mkcramfs 工具用來創建Cramfs 文件系統,它能把配置好的根文件系統壓縮成Cramfs 格式的根文件系統,壓縮比可達到2:

        1,下面是mkcramfs 命令的格式:

        mkcramfs [-h] [-e edition] [-i file] [-n name] dirnAME outfile

        其中參數含義分別是-h:顯示幫助信息;-e edition:設置生成的文件系統中的版本 號;-i file:將一個文件映象插入到文件系統中(只能在Linux2.4.0 以后的內核版本中使用); -n name:設定Cramfs 文件系統的名稱;dirname:指明需要被壓縮的整個目錄樹;outfile: 最終輸出的文件。

        將mkcramfs 工具拷貝到myroot 相同目錄下,在終端中執行:

        linux操作系統文章專題:linux操作系統詳解(linux不再難懂)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麻城市| 广汉市| 南皮县| 宁城县| 玉林市| 东莞市| 高邑县| 吴桥县| 柞水县| 靖西县| 涞水县| 乡城县| 德惠市| 高台县| 武义县| 绥德县| 扶余县| 绵竹市| 治多县| 漳州市| 神木县| 威宁| 龙南县| 慈利县| 麻栗坡县| 延吉市| 河南省| 靖西县| 稻城县| 雷州市| 岳阳市| 电白县| 应城市| 平阳县| 新乐市| 玛曲县| 潢川县| 扎兰屯市| 曲周县| 巴塘县| 仪征市|